前隋和突厥的败亡,都概莫如是。
岂能不引起他的重视?
只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心中,孟凡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
看张亮奏折中所言,丰县男是乎很小的时候,就与这崔氏成亲。崔氏乃是他家的童养媳。
莫非丰县男的父亲,提前就布局了丰县男的未来,苦心让他娶了博陵崔家的女儿?
可丰县男的身世清白,朝廷数次密查,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孟家不过是长安东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家族。
堂堂博陵崔氏,又怎么可能愿意把女儿嫁给这样的家族联姻?
就连当朝的勋贵重臣们,想到迎娶博陵崔家的女儿,崔家都推三阻四,不肯答允。
这小子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买个童养媳,居然就是崔家的长房嫡女。
此子的身份非同小可。崔家若不加节制,必有掌控朝局之能。
而孟凡如今据保守估计,家资巨万,在长安甚至已经超过了尉迟恭这样的一等开国勋贵。
尉迟恭玄武门之变,功居第一。李世民有心扶持他,赏下大量田宅,金银珠宝,钱帛字画更是不计其数,在长安可谓排得上号的大富豪。
可这小小的县男,却在短短时间内,就超过了关陇勋贵,俨然有成为长安首富的可能。
“若是让这样的人跟中原世族们搞在一起,那朕的江山岂不成了他们手中的玩物。”
李世民心事重重的在太极宫中闲游,竟然不知不觉的走到了承庆殿外。
抬眼望向承庆殿的匾额,他这才想起来,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来看看皇后了。
自对突厥用武以来,他就夙夜难眠,每日都专注在前线的战报中,分析战况,催促补给,预备战后事宜。
好不容易打胜了仗,应当好好休息了吧,没想到又出了这档子事。
拾阶而上,中贵人王德慌忙跟上,一个小黄门进内通报道:“启禀皇后娘娘,陛下驾到。”
长孙无垢慌忙迎出殿外,款款行礼道:“臣妾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
“皇后就不必客套了,你我夫妻之间,这些虚礼能免则免吧。怪累的。”李世民展颜一笑,扶起皇后,携手进了承庆殿中。
“陛下怎么今日得闲到臣妾这里逛逛?想必陛下又有什么心事了。”长孙无垢笑着说道。
他十分了解自己夫君,战事未完之时,他一心想的是战况如何。
战事一了,他又该想怎样抚恤突厥遗民,巩固统治。
总有忙不完的事,见不完的人。除非遇到疑难之事,一时无法抉择,才会想到大白天来自己宫中坐坐。
“知我者观音婢也,朕正是有件事,一时难于抉择,想请观音婢给朕出个主意。”李世民笑着说道。
“请陛下名言,臣妾斗胆一试如何?”长孙无垢道。
李世民道:“有一个人,朕很想砍了他的脑袋,只是一时没个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