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的成功,无形中使得她更加的落寞。
自从孟凡创业成功以来,她一直有一种深层次的自卑,觉得自己一个奴婢出生的女子,毫无背景,根本配不上丈夫今天所取得的成就。
这几年以来,更是朝思暮想,都想要为丈夫生下一儿半女,好为孟家待续香火。
可不知为什么,越是着急,她的肚子反而越是不争气,迟迟看不到一点动静。
后来无意中,得知了自己传奇的身世,她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认祖归宗。
以期能够与丈夫身处同等的位置。
其实,她从内心深处,对于血脉的认同感,都没有对丈夫的爱来得深切。
如果反过来,让她脱离崔家才能与孟凡呆在一起,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家出走。
好在丈夫已经答应她,等大朝会一结束,就带她去往博陵郡。
孟凡解了大朝会上各国使臣刁难之围,可谓此次大朝会的第一功臣。
虽然李世民当时已经赏过他三次钱帛。可如此大功,孟凡觉得,自己去求陛下解除对自己的禁令,陛下应该能够允准。
于是孟凡便呈上了一本谢恩的札子,名为谢恩,实则是就此请求李世民放过自己。
李世民看见奏折,忍俊不禁,当即批阅了放行二字。
不仅因为上次长孙皇后的一番良言相劝,更是因为李世民自己也领悟了处理这类事的要旨。
山东望族势力扩张所带来的隐患,一堵不如一疏。
一味的堵住源头,只会使源头的压力越来越大,待到某日堤破之日,便是万劫不复之时。
不如择其善者而用之,同时大力扶持其它派系。
李世民相信,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一定能够领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事实上历史上的李世民,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件事情而努力。
最终所收到的成效,也确实验正了他的高想。
到李世民殡天之时,关陇新贵们的地位,已隐隐然有超越山东望族的势头。
接到陛下放行的回复之后,孟凡便立刻安排了前往博陵的各种事项。
雇下好几辆马车,带着崔莺莺与崔婷婷,踏上了北去的旅途。
随行之人,除了崔氏姐妹花和上次的孟甜,孟从虎之外,又多了孟顺一行七人。
他此去,除了去博陵崔氏认亲之外,更是要顺道考查东北方向上的商业版图。
准备把组建全国性质的金融网络这件事落到实物。
孟顺等七名精算堂的门人,正为此事而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