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威跳下驿马,就迫不及待的冲进了正堂,想要尽快见到孟凡。
而孟凡此刻,正在病房中精心照料着孟从虎和慕容顺二人。
听下人说刘德威来了,孟凡这才放下了手头的活,出了病房。
“孟兄,大事不好了。陛下方才命我即刻出发,赶往征西军中调查此次谋反的真相,要我务必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可刘某自知,代国公此人,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又在军中人望极高。刘某此去不仅会一无所获,更会得罪全军将士,岂非自绝于天下乎?”
“刘某听闻,孟兄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就请孟兄为刘某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能让刘某不至于得罪了军方,又能让陛下满意为上。”
刘德威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心里话全都抖了出来。
孟凡闻听此言,陷入沉思。
想要令各方满意,谈何容易?就连孟凡自己,此刻都活在夹缝中。
稍有不甚,便会一败涂地。
沉思了良久,孟凡的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若想要两方满意,唯有此一法可行。那就是釜底抽薪。
只要让原告承认自己是诬告,那代国公谋反的谎言,便会不攻自破。
可原告高甄生,唐奉义二人的告发信中,到底有没有破绽,孟凡此刻还一无所知。
因此,孟凡说道:“想要两全其美,即不得罪军方,又能让陛下满意,就得找到原告的破绽,让陛下相信他们是诬告。不知你这里,可有高甄生和唐奉义的诬告信?”
“这些资料自然是有的,否则大理寺还如何进行调查?不瞒孟兄,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全都记录的十分详实。此刻,卷宗就带在刘某身上。”
说着,刘德威便从怀中掏出了征西军谋反案的卷宗。
孟凡急切的翻开卷宗来仔细查看,很快就发现了这份资料里的漏洞。
资料里细节太多,而且有些细节还显得十分刻意,矫揉造作。
据案卷中所载,唐奉义的陈述中说,孟家人私运硝石硫磺的案件,经过是这样的:
一个月前,孟大力的手下,像往常一样,押送着装满砂糖的车队,准备经剑南道返京。
哪知半路上却被广州河源县县尉孙廷检查发现,砂糖堆里私藏着硝石硫磺等物。
孙廷遂将此事上报给了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
唐奉义十分重视这个消息,即刻就派人捉拿了商队成员,押解回京,关押于大理寺监牢内。
硝石和硫磺在这个世界上还属于比较冷门的矿物质。除了炼丹的道士,一般人根本就不识得。
加之白糖的外观,和硝石粉极其相似。
孙县尉是怎么发现二者区别的?
难道这个孙县尉也是个火药或者矿物质的专家?
“这个河源县的孙县尉,可曾随同入京?”孟凡问道。
刘德威答道:“孙廷作为首告,自然是随同入京的。”
“那就好办了,刘兄可否暂缓出京,先跟孟某演一出好戏?此戏若成,兴许刘兄就能省下这趟千里奔波的劳苦了。”孟凡淡然笑道。
刘德威喜上眉梢,拱手道:“但凭孟兄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