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孟凡此时正在楼下的人字号房中,与一群士子们呤诗作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儒家正统思想指导之下,读书人的地位,肯定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因此,孟凡才把一切关于文人的娱乐项目,全都放在了高层。
尤其是诗人,如今最为唐人所称道。
诗人们的聚会场所,自然都设立在最高雅的顶层。
李世民如今所处的这栋三层阁楼,被孟凡命名为三才楼。
取自《周易》天地人三才之道。
又因《道德经》中所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因此又被长安士子们戏称作天道楼。
孟凡正在天道楼最下一层的人道阁中,与一群仕子们谈笑风生。
忽见侍女绿珠推门走了进来,盈盈一礼道:“主人,尊客到了,在天道阁中,要见主人。”
孟凡心里一惊,辞别众文士,与绿珠一起,登楼来见。
自天香楼落成至今,皇帝陛下还是第一次亲临。这让孟凡着实有些受宠若惊。
如今的李二,早已不是他穿越之初的那个李二了。
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几乎达于极致。
论武功,李二登基以来,剿梁师道,灭东突厥,平吐谷浑,四夷臣服,人心所向。
除了西边的吐蕃国和东边延续了五百余年的高句丽国。
其它小国都已纷纷归附,吐蕃与高句丽,虽有威胁,表面却也不得不对大唐表现出了十分的恭顺。
论文才,李世民以一己之诗才,一扫齐梁浮艳绮靡之遗风。融合南北,冠绝西东。其诗作雄伟壮丽,笔力雄健,藻瞻精华,堪称杰作。
这样一位文治武功都十分了得的皇帝,能够驾临天香楼,给自己捧场,孟凡的心里当然是高兴的。
事实上,建造天香楼之初,孟凡就料定,皇帝早晚有一天,会驾临此地。
因此才亲手赠给王德一块通行玉牌。
二人快步上了天道阁,一进门,孟凡就看见李世民背朝着大门,双手背负于身后,正在用心的观摩着正中墙上的一幅画作。
只见那画作之上,云海苍茫,群山耸峙。一轮红日即将隐没于天海尽头。
赫然是一幅泰山夕照图。
画作右首还题着一首诗作,其诗有云: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孟凡前脚才刚踏进大门,就听见李世民一声喝彩:“画好诗更佳,如此名篇,足以传颂千古,朕不如也。”
“微臣孟凡参见陛下。”
孟凡闻听此言,心里一阵惭愧。
提前百年拿走了诗圣杜甫的千古名篇,他心里还真有点发虚。
不知百年之后,诗圣杜甫面对此作时,会不会觉得他的一生总是生活在孟大诗人的阴影里呢。
李世民听到身后动静,转身笑道:“孟卿平升,不知这墙上的画和诗,是何人所作?此人气度着实不凡,襄候可愿替朕引见?”
“不敢欺瞒陛下,画作出自阎侍郎之手,这诗却是微臣梦中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