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京,苏杭,广州,北平,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亿万富豪,这些人富甲一方,其资产甚至远超很多王公贵族。
一整天,两市的钱庄门口,都是门庭若市。
到了晚间,孟顺不得不派遣马车,将钱库里存不下的钱币,一车又一车的押送回立德坊孟宅。
孟凡见不是办法,干脆又托释延静找来了那名庄宅牙行的经济,在立德坊又买了两处大宅子,专门用来存放钱帛。
三天之后,这些地方也很快装满。
孟家印发出来的第一批银票,也已经兑换待尽。
孟凡早就已经提前去信,督促开设在长安隆庆坊的印坊加紧印制银票,让四海堂分舵的镖队押送到洛阳。
手里有了钱,孟凡便开始加快与河南府的交涉,想要买下洛阳承福和玉鸡两坊,把这两坊之地全部挖掉,在洛水之上,兴建一个大型人工船坞,以供给天下各道的漕运船只停靠。
当然,这些船只要想停靠在孟家的港口内,就得要向孟家租赁船位。
既然在港口停了船,那么货物的转运,装卸和保管,人员的食宿,补给,船只的维修和保养,哪一样都得花钱。
这些产业,自然都成了孟家的摇钱树。
就连朝廷的税务机构,将来若像便利,也得设立在港口之内。
手里有钱好办事,孟凡迅速的买下了两坊之地,两坊居民获得了高于平常地价一倍的拆迁款,摇身一变,全都成了洛阳富户。
这些人除了拿手里的钱在其它坊买房置地以外,多余的钱还不是都存进了孟凡的钱庄?
等于孟家只用了一堆纸,就买下了承福与玉鸡两坊的大片土地。
土地既然已经在自己手中,那么港口动工,就只剩下朝廷的审批了。
这么大的工程,要挖掉两坊之地,即使是隋炀帝修大运河的时候,也没在洛阳闹出这么大动静。
河南府尹不敢自专,上表请求李世民定夺。
孟凡也以襄侯的名义,给皇帝上表,陈述了修建港口的必要性。并一再表示,这个港口在百年之后,其产权会交付皇家所有。
李世民不用出一分钱,就疏通了漕运,还白捡了一个大型深水港口。
孟凡忙活一场,等于只获得了港口一百年的使用权。
这么划算的买卖,皇帝岂会想不通?
李二虽然知道,孟家修建港口,对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他也同时震惊于孟家的财力之雄厚。
没想到这才短短十年的时间,襄侯已经富可敌国,都能够独自运作这么大的工程了。
孟凡的一步步坐大,使李世民本能的想到了那天他拒绝长乐时的情形。
如此一个妙人,却无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李世民在当上帝王的那一年,曾经暗自许下过一个大宏愿:愿天下英雄尽入朕之彀中!
可这位襄侯,却偏偏总是若即若离,跟自己不能完全亲近起来。
“朕想让他成为一家人,就这么难吗?”
长安太极宫甘露殿中,李世民手握奏折,慨然叹息一声,显得是那么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