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惊疑不定的坐回绣凳之上,看向长孙无垢的眼神,复杂了许多。
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的前途,很难逃离皇家的掌控。
一切都如同宿命一般,在他当年踏入长安城的那一日,就已经注定。
他是想成为天下首富,却不想成为第二个吕不韦。可喜的是,他比吕不韦当年的处境,要好上许多。
这是一个对功臣有足够胸襟的朝代,太宗英明神武,不曾擅杀过任何一名有功于社稷之臣。
从长乐门走出来的时候,孟凡心里五味杂陈。想起长孙皇后语长心长的话语,是乎自己的后半生,已然和皇家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他那富贵逍遥的梦想,终究敌不过利益的纠缠,还是要彻底的走上政商一体的道路。
回首太极宫,孟凡惊讶的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长乐公主站在城墙上面,正深情的凝望着他。
见他回望自己,长乐公主挥起手臂,向着他露出一个甜美无比的笑容。
少女能融化人心的笑容清晰可见,仿佛冥冥中自有天定,她终于还是走进了他的心门。
孟凡脚步艰难的回到侯府,站在府门前,却迟迟不能迈出半步。
门房的老仆见他如此,慌忙去禀报了管家孟福,福伯三步并作两步赶出来,恭敬说道:“少主人,您前脚走,宫里就有人前来宣旨,要为少主人赐婚。您不在家,就老主人和少夫人接的旨。陛下要为您赐婚长乐公主。”
“我都知道了,福伯。少夫人她怎么样?”孟凡无精打彩的说道。
福伯嗫嚅道:“少夫人,少夫人她……”
“少夫人到底怎么了?”
福件带着哭腔说道:“她带着二小姐,回博陵去了。她让我转告您,听皇后娘娘的话,为了这个家,也为了小少爷……”
“什么?快牵我的马来。”孟凡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儿子还不满周岁,自己却就要另娶,把原配移作了偏房。这和当今的郧国公张亮有什么区别?
他真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崔莺莺越是懂事,他反而觉得欠她的越多。他宁愿妻子跟自己闹得你死我活,也不愿承认自己有这样一个以大局为重的妻子。
福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没听见他说什么。
孟凡怒了,急匆匆的赶往侯府马厩,马厩里却连一匹马都没有。
福伯气喘吁吁的赶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少夫人让人把所有的马,全都牵到铁铺里换掌去了。她知道您回来一定会追赶,让老奴回禀侯爷,即使侯爷追回了她,她还是会走的。等侯爷凯旋归来,她一定带着小少爷,亲自为您接风洗尘。”
孟凡颓丧的跌坐在地上,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作身不由己。
太子大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据礼部的安排,长乐公主出阁的日子,与太子大婚安排在了同一天。
两件轰动长安的大喜事,终于冲淡了太白星现于白日的异象。
坊间甚至开始传闻,这颗明亮的星星,正是昭示着太子大婚和长乐公主出嫁的讯息。
连日来笼罩在长安城上空的那股不祥的阴霾终于一扫而空。
整个长安城张灯结彩,皇亲国戚,武文百官们,无不盛装打扮,争寻贵礼,要在这双喜临朝的日子里,目睹百年来空前的盛景。
烟花爆竹铺子里,接满了订单,成群的牛羊趁着黎明的曙光,从春明门里赶进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