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抹笑容,举杯说道:“赞普所求,我朝陛下已尽知,本帅定当竭力促成此事。”
“当真?”松赞干布激动的站了起来。
他硬着头皮提出这个问题,心中本来忐忑无比,料想一定会激起这位少年将军的义愤。
没料到,这少年将军竟然一口应承了下来。
唐军本来势如破竹,需要急着求和的是自己才对。怎么反过来唐军却如此主动?
松赞干布眼前一亮,立刻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以明眼人的姿态看向孟凡,直言道:“贵军战事一帆风顺,本可一举将积石山一线拿下,却为何突然主动提出和议,令本赞普好生迟疑。不知大将军可否将实情告知,你我也好推诚布公,彼此心中再无疑虑。”
孟凡蓦然一笑,坐回了原位,默默伸手在东北角放下了自己手中酒杯,意味深长的看了松赞干布一眼。
松赞干布立刻就明白了孟凡的意思。
原来,他此前定下的联合高句丽国,共同讨伐唐国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回应。
定是高句丽国发兵西进,才令唐国大为震动。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唐国才主动提出了与我军议和。
他心中顿时就有了胆气。
不过转瞬之间,当他转眼看到孟凡恬静的面容,淡漠的眼神,心中又止不住莫名一惊。
这少年将军就这么毫无顾虑将实情告知于我,可见其坦荡胸襟,及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慨。
他既然敢说出实情,定然是不惧我吐蕃大军。
不管我答不答应议和,恐怕都不会伤及他分毫。
他个人的倾向更可能是和大唐朝廷相反的。
难道他直言相告,就是担心我会答应议和?
松赞干布心里顿时就打起了鼓,第一次对自己的信心产生了怀疑。
这位敌国的大将军身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魔力,让人望而生畏。
他本来生得英俊潇洒,只看外表,怎么都让人怕不起来。
可那浑身的气场,却是他生凭仅见。
唐国一位少年将军,就有这样的风彩。唐主又将会是怎样的人物呢?
与这样的国家为敌,是否明智?我难道真的是在玩火自焚?
松赞干布犹豫再三,端着酒杯的手,指节根根发白。僵直在那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他知道,吐蕃帝国的命运,此刻就握在他手里,如同这只酒杯一样。
如果太用力的握住它,可能会令他粉身碎骨。
但如果用力过轻,又不免有脱手而出,摔入尘土的可能。
如果自己不答应议和,势必会让帝国陷入战争的汪洋,被唐国逐渐蚕食。
可如果自己太轻易答应,此役毫无所获,自己又有何颜面再回高地。
高地上那些部落首领们,又会以怎样的态度,来迎接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