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笑着说道:“此女是襄国公的义妹,长年在天香楼中作厨娘。前次松赞干布赞普游幸天香楼,一眼瞧见了这女子,一时惊为天人,向襄国公讨娶,襄国公不应。后来,襄国公听说陛下正为此事为难,就找到臣弟,把这件事告知臣弟,愿将妹妹孟甜嫁给松赞干布。”
“此事若成,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只恐松赞干布不肯。他对这女子喜欢不假,但作为一国之君,感情对于他来说,又有几分?他当日向襄国公讨娶该女时,一定不会是想她回吐蕃去当皇后。不过是多了一个嫔妃罢了。如今以这女子的身份,虽是襄国公之妹,也依然跟松赞干布差的太远。即使松赞干布同意,恐怕他的汉人老师和吐蕃大相东赞都不会同意。”李世民忧心道。
“陛下所虑甚是,襄国公正为此事来找的臣弟。听襄国公的意思,松赞干布若得此女,必不会怪罪于我大唐朝廷。只要此女有公主的名份,也就够了。”
“啪。”李世民豁然开朗,一掌拍在大腿上,笑着说道:“这个襄国公,鬼点子还真不少。喜好他有这个妹妹,否则,少不得朕这体弱多病的侄女,就要嫁到那数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去了。”
李道宗脊背上划下两道冷汗,知道这话是陛下在怨他还不如襄国公这个外人呢。
襄国公难道就没有私心吗?这女子不过一介平民之女,能够得到公主的尊号,远嫁吐蕃成为一国之后,也算是通天的造化了。
“此事就这么办,朕这就将她接进皇宫里来。至于公主的封号,容后再议。这件事背后的底细,且不可让他人知晓,你只说他是你亲自女儿便是了。”李世民背着手,起身道。
李道宗会意,连连点头。
“谨遵陛下圣喻。”
这天傍晚时分,就有传旨太监,亲临略阳郡王府,一张圣旨,将孟甜接进了太极宫,交由淑妃杨氏照管。
李世民赐孟甜李姓,改名李甜,正式过继给自己当女儿,令人教授李甜宫中的礼节,和相夫教子之道。
不出三月,吐蕃求亲诸礼皆备。
李世民遂下了一道旨意,封李甜为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国主松赞干布赞普。
松赞干布因忙于征伐羊同之战,无暇分身。
便由吐蕃大相东赞,前来长安迎亲。
略阳郡王李道宗,因献女有功,晋封江夏王,授礼部尚书衔。
李世民任命江夏王李道宗为送亲使,亲自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国都逻些。
孟凡虽然献出了自己的妹妹,但为保住孟甜身世之迷,不宜张扬。因此并没有得到明面上的奖赏。
前次他因战吐蕃之战有功,已被李世民晋封为襄国公。这次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奖赏,暗地里,李世民却叫人送来了吐蕃国下的聘礼。
聘礼十分丰富,都是以公主的等级置办的。珍奇宝玩,珊瑚玛瑙,金银玉器,锦缎丝绸,不计其数。
孟凡一件也没有留下,悄悄的让李道宗全部并入了公主的嫁妆内。除此之外,孟凡自己还采买了十车厚礼相送。
把公主及其子孙三十年的吃穿用度,把玩消遣之物,都一一齐备。另送公主奴仆十人,都是过去与公主朝夕相处的一刀流门人。
送亲之日,泪洒天街,哭的最凶的,不是皇帝和杨妃,也不是江夏王妃,而是天香楼主人,一刀流掌门人,襄国公,附马都尉,一品神机将军——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