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我也没说什么啊。到现在我也不明白,父皇那日凭白无故的,怎么就突然负气而走了呢。”李泰无辜的说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长孙无忌道:“泰儿,也许是你无心的一句话,听在你父皇耳中,却触动了他的某些心思。你且将那日的经过从头到尾梳理一番,舅舅帮你找找陛下生气的原因。”
长孙无忌心想:凭借老夫与陛下数十年的交情,定能明白陛下的心底所想。只希望这小子不要触了陛下的逆鳞才是。
李泰颇不以为然,暗想到,还不都是因为舅舅你偏宠晋王,才令本王失了分寸,一时语无伦次,让父皇以为本王不堪大任。
心里揣着小心思,李泰嘴上说道:“那天父皇一来,正看到徽儿在园子里玩,就抱起徽儿问我,喜不喜欢这个幼子。我当然说喜欢。然后父皇又说他也喜欢自己的幼子。还说舅舅你的意思是想立晋王治为太子。但是他在我与晋王之间难以取舍。我因一时慌乱,就说愿意在百年之后,将皇位传于九弟。父皇抱着徽儿,游移不定。我以为父皇意有所指,觉得我喜欢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失言,不把皇位传给九弟。因此就说自己将来就算杀了徽儿,也一定会将皇位传给九弟。父皇于是不喜,放下徽儿,起身就离开了。”
李泰说完,长孙无忌一脸愕然。想不到堂堂魏王,文才风流,居然会说出如此不堪的话来。
年轻人还是见识短浅,只一两句话,便让陛下试出了他的心思。
李泰见舅舅一脸痛苦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这次失去的圣心,有多么重的份量了。
“舅舅,父皇是不是不相信我说的话?舅舅如果真想帮我这个忙,就请您在父皇面前替外甥美言几句,他日若能如愿,外甥一定不忘舅舅相助大恩。”李泰躬身一揖,抬头瞅着一脸严肃的舅舅。
就听长孙无忌说道:“你且起来,我此来正为此事,如何会不帮着你?只是这件事要是三言两语,就能在你父皇面前替你挽回圣心,那倒容易了。舅舅想知道,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是出于一时慌乱,才脱口而出,还是真的准备将来把皇位传给你几个兄弟,大家轮流来坐?”
长孙无忌凝视着这个令他感到不适的外甥,他浮夸的性格,正是陛下所不喜。如果再加上狠毒的个性,那就不难理解,陛下为什么会负气而走的原因了。
天下人都以为,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的秦王李世民是个狠毒的人君。
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心中永远的痛。
当年若非建成和元吉以死相逼,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断然不会不顾念父子兄弟之情,而对手足痛下杀手。
身为皇帝的爱子,魏王李泰显然不明白这一点。他一定以为,自己的父皇是个雄才大略,杀伐果断之人,在父皇面前,流露出哪怕一丁点的儿女情长,妇人之仁,都会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让父皇对他的心志产生怀疑。
因此才慌不择言,说出了杀子让位之语。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魏王当上了太子,恐怕宁愿杀掉自己的兄弟,也不可能把皇位让给他们,更何况还要杀掉自己的儿子。
果然,就听李泰说道:“舅舅你替我想想,我如此喜爱自己的儿子,又如何忍心真的杀了他?只是那日父皇拿我与晋王相较,我一时心急,才说出那番话来。父皇定是因为我欺骗了他而心生不快。”
愚蠢,愚不可及。你到现在也没明白你父皇的用意,竟然生生的把自己逼到了两难的境地。长孙无忌长叹一声,只感觉头脑一阵旋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