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恐惧于长孙无忌的老谋思算吗?显然不全是。
他仔细的在心底寻找着答案,忽然一丝光亮照进了心底某个阴暗的角落。
在那里,数年前,晋王李治中毒的场景再次浮现在他眼前。
他一直怀疑,晋王中毒的幕后,是韦贵妃或者魏王,是因为宫里的眼线传来消息,经过几年的暗中调查,迫使晋王的两个贴身侍女自杀之人,多多少少与韦贵妃有关。
若非心里有鬼,韦贵妃又何以费尽心机,叫人逼死了晋王的两个侍女呢?
但今天长孙无忌的捧杀手段,让孟凡忽然开窍,有了另一种大胆的猜测。
这件事会不会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他一直怀疑韦贵妃和魏王,从来没怀疑过站在晋王这一边的国舅长孙无忌。
这个大胆的念头一旦冒出来,就连孟凡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错,谁也不可能怀疑到长孙无忌头上。
毕竟,晋王李治,向来就是国舅爷捧在手心里的宝贝。
爱护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对其痛下杀手呢。
但结果如何呢?晋王虽然中毒,却没有真的死去。
太医及时赶到,查出了晋王被人投了断肠草之毒。
由于及时解毒,晋王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
如此想来,如果是魏王和韦贵妃下的手,他们会用这种如此明显的毒药来了结晋王吗?
比断肠草性烈的毒药不下几十种,不论是南诏的金蚕蛊毒,还是西域的凤凰胆,中土的鹤顶红,都能见血封喉,立刻要人命。
既然是魏王或者韦贵妃投的毒,就不可能给晋王活命的机会。
能够给晋王活命机会的,一定是不想真的毒死他的人。
孟凡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推理无比正确。
如果把投毒的人换成长孙无忌,那么一切就都解释得清楚了。
长孙无忌投毒的动机是什么?当然是为了除掉魏王。
因为那时的魏王凭借自己的文采,已经在陛下面前,得到了编撰括地志的职务。
不仅如此,皇帝还破例答应其可以自行招募文士,协助编撰此书。
这无疑是想培养魏王在朝中的势力,其后的发展趋势,也正好表明的陛下的偏好。
凡是由魏王举荐的文士,都能轻易进入朝廷做官。及至到了最后,魏王府俨然成了朝廷之外的小吏部。
前前后后由魏王举荐入朝的官员,不下十数位。
长孙无忌怎能容忍这样的人排在晋王之前。
太子的不肖众所周知,长孙无忌很早就已经对其失去信心。
当时策划对魏王的行动,也在情理之中。
毒杀晋王,诬陷魏王,先斩去晋王上位路上的一颗绊脚石,这个理由足够充分。
孟凡震惊了,被自己的推理能力所折服。
如果事情果真如此,这件事的真相,倒不失为挑拔长孙无忌与魏王之间关系的最佳法宝。
魏王若是知道,自己舅舅当年,设了这么个阴谋,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件事唯一的破绽就是,韦贵妃为何会逼迫晋王的两个贴身侍女自尽。
难道韦贵妃已经发现了长孙无忌的意图不成?
孟凡的脑子里一阵发热,对自己的设想兴奋不已。
如今是到了正面交锋的时候了,既然发现了长孙无忌的疑似痛点,就不能轻易放过。
孟凡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对陈秋雨道:“让他们密切关注魏王府和国舅府上的动静,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前来报我。”
“诺。”陈秋雨正要离开,就听孟凡接着说道:“有件事,还要你亲自跑一趟。听说晋王的车驾已经出了长安城,你即刻派两个得力之人,沿途保护,一直护送他们到驻地为止。”
目送着陈秋雨离开,孟凡默默出了府门,登上襄国公府的马车,一路朝天香楼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