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上的将军双目炯炯,右手上举,手中居然有一支单筒望远镜。
这件东西到是真的,那是襄国公孟凡发明的诸多神奇的物件之一。
襄国公在李世民御驾亲征之前,曾经送给过李世民一支。
李世民对它爱不释手,每临高处,必定要瞻望远方。
没想到,这些编剧居然连这样的小细节也了解得到。
要不就是襄国公自己曾经跟他们说过,要不就是有人见过那单筒望远镜的样子。
“胡儿你不惧天威强要出头,今日里本公就教你再世为人。本公有奇计无穷尽,却只此一物便能拒敌。它名唤神机燧发枪,声如霹雳势如雷。有火药为引铅为丸,第一声准叫你上西天……”
一边唱着,只见幕布上的群山上显露出无数星星点点的枪口。
那些枪口黑洞洞,密匝匝,看得人头皮都忍不住一阵发麻。
这时,山谷中敌军的队伍人数越来越多,人影也越来越大。
当唱词上唱到第一声准叫你上西天时,就听见砰得一声巨响,大堂内众看客禁不住都吓得一缩脖。
只见荧幕后方腾起一阵火药的烟气。
敢情是有人在荧幕后面同时放了几个炮仗。
大堂内很快弥漫起淡淡的火药气息,还真有些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声管叫你山河动,人喊马嘶抱头窜。”
这时,荧幕上出现了一头头插鸡毛的野人酋长,哭喊着从马上摔下来,连滚带爬的在无数马腿之间慌乱的逃走。
还有许多狰狞的人头,和无数布满窟窿眼的尸体。
看来,他们还是知道被火枪击中会是什么后果的。
虽然火枪这种东西,是朝廷的机密,但无奈它名声太大。
即使老百姓中从来就没有人看见过,它的传闻却布满长安。
就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火枪的工作原理和它的大概构造。
民间更是有人曾经通过传闻,自己动手制造过火枪的模型。
后来李世民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因此,禁止了模型的生产。
但即便如此,也禁不住百姓的好奇心。
关于火枪的种种传闻,还是弄得整个大唐人尽皆知。
李世民瞧着那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反复的出现在荧幕上,心底五味杂陈。
看来,襄国公的功绩已然深入人心,就连这些唱戏的伶人,也都纷纷歌颂他的功德。
如果到最后果真查出那件事的底细,就不得不慎重考虑,该怎样处置这种功高盖世的附马爷了。
刚才的棋局中有人赞扬他,现在的戏剧又是同样的套路。
这些行为本身,到底是出于百姓的自发行为,还是襄国公有意纵容,更有甚者,干脆直接就是襄国公自己请人编撰的呢?
细思极恐,李世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思绪再次回到了桌前。
襄国公与国有功,百姓们爱戴他也是理所当然。
自己可千万不能因为有人写了秘折告发襄国公,就先入为主的胡乱揣测。
毕竟像襄国公这样的人物,可谓千年不遇。
如果让样的人物蒙冤,后世之人必定会将朕定性为一个昏庸无能之君。
“走得慢的哭爹娘,走得快的魂魄散。神机营里个个好汉,以一当百名不虚传。国朝有些神兵助,福泽绵长万万年。”
台上,唱词接近尾声。
一阵鬼哭狼嚎之后,战场归于宁静。响起了二胡悲凉的曲声。
荧幕上,片片雪花从天而降,更加急切,很快就将满地的尸骸淹埋干净。
李世民不禁又发出了一声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