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不知如何是好,却接到了母妃的邀请。
正想过来跟母妃商量商量对策。
这时打开木盒,看到里面的字条,顿时脸色大变。
“母妃,这可……”
不等太子把话说完,杨妃忽然作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同时打开香水瓶子,手指沾着香水,在面前的朵案上写道:“隔墙有耳!”
太子李恪直觉脑后一阵凉风,也沾了香水说道:“这香水倒还罢了,装香水的琉璃瓶更胜一筹。”
一边说着,也伸手在案上写道:“母妃有何良策?”
杨妃敷衍了几句,写道:“不知薛仁贵与襄国公关系若何。”
李恪写道:“生死之关,兄弟之谊,有师生有实,无师生之名。”
杨妃写道:“他可肯为襄国公舍身忘死?”
李恪大惊,瞪大了双眼,写道:“母妃莫非要,兵变!”
看着那个变字渐渐挥发,在几案上消失。杨妃摇了摇头,写道:“非也,只是要他传句话给陛下,让襄国公有机会面见陛下,自承罪过。”
“自承罪过?襄国公与国有功,有何罪过?”
“那就告病还乡,辞去所有职务,退出长安,做一个富贵闲人。”
“先生本就是富贵闲人,是父皇再三拔擢,才使其成就今日之功。如今无罪而加诛,恐有害贤之名。儿当极力为先生辩白。”李恪一脸正色,目光坚定的看着母亲。
杨妃面有急色,摇头写道:“你若开口,只会势得其反。你我能有今日,皆是先生之功。陛下怀疑先生,也正因为他智计无双,能够左右皇储之位。”
杨妃还没写完,李恪就全懂了。
可就算薛仁贵冒死进谏,万一父皇龙颜大怒,连薛仁贵一起办了,自己岂不是痛失一臂?
先生曾说过,李绩之后,大唐唯薛仁贵一人堪为帅才。
杨妃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又写道:“陛下必不杀薛仁贵,薛仁贵将帅之才,与国有大功,又是武将出生,在朝中并无根基。此人是辅佐未来天子的不二之选 。若杀此人,是动摇国本。襄国公则不然,他才智超群,极有可能对我母子构成威胁,若借陛下之手,能使其罢官丢爵,也不失为一件幸事。我母子最多保住他性命,其它的却也无能为力了。”
李恪重重叹息一声,起身说道:“多谢母妃厚赠,儿臣还有些政务未曾处理,这就回宫去了。”
杨妃面带笑意,轻轻的在盒子上拍了两下,劝太子慎重行事。
亲自送自己儿子出了殿门,朝东宫的方向去了。
“父皇必不杀薛仁贵,却为何一定要杀先生呢?就因为先生娶了崔家的女儿吗?先生还娶了皇妹呢。那可是父皇的亲生女儿,难道,父皇就不怕皇妹会有所怨怼?最是无情帝王家,看来也只能如母妃所言。”
李恪心事重重的回了东宫,就算要见薛仁贵,也不能由自己亲自去。否则,就如同自己去父皇面前求告一般无二了。
李恪遂亲自手书一封,悄悄的派人送出了东宫。
神机营驻地中,薛仁贵接过东宫小黄门送来的手书后,顿时脸色大变。
他一直有所怀疑,皇帝让他变更神机营驻地的直正意图,是准备对襄国公有所行动。
看来这一切猜测全都是真的。
襄国公对他有知遇之恩,若非襄国公一力向太子举荐自己,自己是不可能这么快就进行陛下的视线,也不可能在东征中有这么好的机会,得以立下盖世奇功。
“来人,牵我的马来!”
薛仁贵翻身上马,佩带着皇帝御赐腰牌,直往太极宫而来。
就算丢掉这一生的荣华富贵,就算为此触犯龙颜。
他也不能知恩不报,也绝不做荼害先生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