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盖苏文的人马丢盔弃甲,一路败逃。
被陈秋雨所带来的援军追出去三四十里。
才在孟凡的要求下,撤兵回山。
当夜,援军就驻扎在赤峰山口的平原上。
全体唐军士卒和幸存的二十几位慕容氏儿郎们,举行了盛大的安葬仪式。
将慕容千山和其它死难的慕容氏儿郎们,全部葬在了赤峰山巅。
孟凡亲自撰写碑文,以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局部战役。
此役之后,高句丽军士气大挫。
渊盖苏文率领残部五千余人,退守安市城。
孟凡收拢慕容氏七十二寨之众,共得丁壮五六千人,粮草物资无数。
孟凡亲自嘉奖了辽东援军,并将慕容氏七十二寨的山匪家小们全都安置进了辽东城。
接着率领五千余慕容氏儿郎,连夜往新城赶去。
在此之前,他已派出三路人马,分别联络了神木峰下的薛仁贵和海城的部下。
命令他们立刻在海城会和,整军备战。
一天一夜之后,当孟凡到达海城之时。
三军将士欢声雷动,出城二十里相迎。
孟凡见唐军在自己不在的这些时日,依然军容整肃,好生欣慰。
即刻命各路将领调运粮草辎重,大军开拔,往安市城的方向而来。
安市城守将梁永忠大惊失色,赶紧把安市城方圆几十里之内的所有高句丽百姓,全都收拢进城。
实际坚壁清野计划,试图与唐军进行长久的武力对抗。
唐军一路浩浩荡荡开至安市城下,旌旗烈烈,声势浩大。
城上的梁永忠看见这情势,顿时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不过才几个月没见唐军的踪影,他万没料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支传说已经交到唐国太傅孟凡手中的精锐,甚至比天可汗在日,还要威武整肃。
高句丽近些年来朝纲紊乱,政出多门,官员腐败成性,百姓民不聊生。
相比之下,大唐的国势却是蒸蒸日上,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其实在他梁永忠的心里,早已知道,在这点战争中,高句丽早晚必败。
此次天可汗李世民的死讯传至安市城时,他本来还十分庆幸。
觉得这也许就是上天留给这个六百年帝国的最后的苟延残喘的机会了。
他甚至上书向当朝莫离支渊盖苏文断言,十年之内,高句丽灭不了。
岂知天可汗临死之际,居然反军权全都交到了太傅孟凡手里。
以他得到的消息来判断,唐国的兵权只有可能落入国舅长孙无忌手中。
而长孙无忌与太宗皇帝大相径庭,他根本不可能会同意新君在继位之初,就大举进攻高句丽。
而眼前这位唐国太傅,当日甚至自顾不暇,差点死于大唐朝廷内部的争斗。
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莫离支的七千精锐,也在千山山脉中遭到孟凡重创。
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梁永忠能够敏锐的感知到,莫离支一手组建起来的霹雳营,士气也大为受挫。
七千禁卫,只剩下了五千多点。
甚至千山山脉中的上百部族,差不多足足有一万丁壮,居然莫名其妙的全都投靠了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