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李恪已令驻守在海疆城的水师统领李海岸聚结水师士卒一万人,战船三百艘,赶赴石城。
命太傅孟凡,率军从陆路进逼泊灼城。
送信的快马第二天午后就到了丸都城,唐军大营。
孟凡接信后,即刻拔营起程,日夜兼程,一路沿鸭绿水南岸,奔赴泊灼城。
唐军主力还没有到达大行城之时,城内已是人心惶惶。
百姓们扶老携幼,开始逃亡。
大行城如今已经孤悬在鸭绿水北侧,成为了鸭绿水北岸唯一的高句丽城池。
补给只能靠泊灼城和石城方向的水路提供。
最近石城也已经遭到了唐军的攻击。
虽然打了胜仗,可难保下一次还能胜。
一旦唐军两线并进,甚至三线并进,大行城必将成为第一个陷落敌手的城池。
因为如今的局势,他几乎已经毫无坚守的价值。
补给线出奇的长,城外地势也相当平坦,利于攻城的人马排开阵势。
无论是哪一点,都注定了它不是久守之地。
就连大行城的守将刘浑都不认为,莫离支会派兵给他增援。
虽然莫离支之前一再许诺,叫他固守城池,自己一定会派兵增援。
大军到日,城外早已一片荒芜。
唐国皇帝御驾亲至,于城外二十里处扎营,并向大行城下来战书。
当夜,大行城总兵衙门中,刘浑高坐主位,一脸严肃。
诸将环列左右,个个也都不苟言笑。
压抑的气氛简直让人抓狂。
唐军虽在石城战败,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个不可复制的神话。
多亏了兴义军的那群海盗。
若没有邓无敌,仅凭高句丽水师,不可能成就如此奇功。
高句丽步卒到底是个什么德行,他们这些高句丽将军心里最清楚。
步军中,吃空饷,拉山头,贪没粮草,虚报损耗……
诸多驻虫已经将这支军队啃咬得千疮百孔。
如今天兵一到,就连梁老将军那样的悍将都无力阻挡,他们这些后辈们,在几无后援的基础上,怎么抵挡?
刘浑沉着脸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唐军兵临城下,诸位将军有何退敌之策,不妨直言。”
阶下诸将一言不发,个个缩着脖子,噤若寒蝉。
刘浑内心一阵失望,深知这些脑满肠肥的家伙贪污是一把好手,让他们上战场,还不如赶着一头猪去。
大行城本来就处于高句丽腹地,也并非什么战略要地。
平素驻扎在这里的,都是高句丽的杂牌部队。
人数也不多,不足两万人马。
对付山匪都有些捉襟见肘,更不要提大唐天兵了。
刘浑本不指望他们能够提出什么良谋,只要能表句决心,就已经算得上对得起平日里吃得皇粮了。
谁知道,这些家伙连大话都不敢放一句。
就在他准备硬性摊派任务时,却听录事参军孙承出班言道:“将军何故犹疑?大唐天兵到处,所向披靡。我等不如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