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
飞熊之相生来便是因战争而生的命数。
申公豹只要不是对上姜子牙这个宿命之人,其本身的能力,完全足够独挡一面。
此番又有西方二圣与阐教圣人的联手,他自然更是如鱼得水。
在掌的西岐大权后,便是大刀阔斧的运作起来。
相比之下!
朝歌的气象却是平静一些。
无他,此时的乱象虽然起了,但朝歌群臣中,文有商容、比干等一众大贤,武有太师闻仲、武成王黄飞虎,以及八百镇诸侯。
这先天优势之上,却是远超西岐的规模。
姜子牙虽是封神之人,但西岐不反,乱象不显,他自然也就没有没有独掌大权的机会。
所以在领了司天监之职后,姜子牙却也并没有急着表现自己,而是静待西岐反商。
时间流逝,秋去春来。
西岐也是在一个个春秋之中逐渐壮大!
这是西方二圣与阐教圣人的先手布局之期,故而哪怕纣王察觉到了西伯侯大势将成,却也没有直接处死姬昌。
一是姬昌素有贤名,不仅是西岐百姓称颂,朝歌城内也有贤名。
若是轻动西伯侯,则容易引来朝歌的动荡。
二是诸圣也不会允许姬昌就此而亡,西岐仍需一个名正言顺的掌权者。
终于!
积蓄许久的申公豹,却是第一次主动出击,言语策反了冀州候苏护。
帝辛失德,苏护反商。
冀州候乃是四大伯候之下,九州候中的诸侯,虽是八百小诸侯之一,却实际地位乃是八百诸侯中的前列。
他这一反商,则是等同于彻底拉开了乱世的争端。
八百镇诸侯之中,并非每个诸侯都是对大商死心塌地,特别是有了之前的女娲圣母庙一事,众诸侯更是有了说辞。
一时间,烽烟四起,太师闻仲,武成王黄飞虎,更是四处镇压诸侯叛乱。
如果按照原本的轨迹!
西伯侯姬昌须得经历七年之期,才可被长子伯邑考,献宝救回西岐。
但申公豹却知道伯邑考一旦去往朝歌,其必然有死无生,他现如今在西岐的地位,乃是因伯邑考而起,自然不能轻易让伯邑考而亡。
虽然西岐当中,嫡次子姬发的帝王命格,比之伯邑考更甚。
但眼下姬发年幼,申公豹与其舍近求远去押注在姬发身上,却不如直接选择伯邑考。
所以他并不打算让伯邑考赴朝歌献宝。
而且申公豹也没忘记龙玄的吩咐,将西岐颠覆,留下伯邑考,造成日后的两子相争,才是最好的选择。
试想一下!
伯邑考身具紫微帝星之气,而姬发却是西岐的天命帝王之相。
局面会如何?
那必然是相当的精彩。
因此!
申公豹一出手,便是连连策反八百镇诸侯,直接逼出乱世纷争。
只待烽烟一起,西岐称王,便可与大商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