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级部门开始认真查的时候——
苏捕快顶不住压力,告假回家——
苏捕快走,单位上也开始乱了起来,苏捕快的死党有几个也学着他们的老领导告假回家,休养去了,另外部分则是使出了看家的本领,拼命的想把自己跟苏捕快以前的关系脱离清楚,从哪个圈子中逃离出来另觅出路——
调离原单位,似乎不可能,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谁敢把他们从财政局调离出去,他们唯的出路似乎就是讨好新捕快了——
对于我来说,喂会搭理这些随风倒的人吗?——
显然,答案是“会”——
毫无疑问,因为对我来说,他们还有利用价值,至于他们在跟着苏捕快的时候干了还是没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到时候我想法律自有公断,我只是给他们个机会而已——
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谈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经过了段时间的谈话,我几乎见过了局里边包括地方财政所的所有工作人员,对这些人有了个大体上的了解——
就在大家都松了口气的时候,我的第二轮谈话又开始了,大家都不知道我葫芦里买的啥药,但是跟第次相比,情况就明朗化起来,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这些人心中现在是清清楚楚——
两个月后——
谈话还在进行——
我的心中也变得踏实多了,因为谈话,让我了解到了或者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对县财政的状况和单位的人际关系有了进步的认识——
另个方面,我选择的几个大学生对财政局最近几年的账目正在进行着紧张的专业核对——
不用我说话,局里的同志对苏捕快的举报信也开始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上级领导的手中——
捕快局刑警大队受县纪委的委托也开始东方的带领调查起来对苏捕快展开了调查,查之下,让人大吃惊:在苏捕快妻子的名下,居然分好几个银行存着不少于1000万人民币的巨款,这些巨款从哪里来?就凭着苏捕快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就算攒辈子也攒不来这么多的钱啊,何况苏捕快的几个子女也刚刚大学毕业,哪有能力给家里给钱——
很快,苏捕快,被双规了——
没有周时间,苏忻诚就交代了自己在任期间切贪赃枉法的事情——
他敛财的方式与众不同——靠帮助别人解决工作问题来敛财,当问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苏捕快很淡定的说:“我是根据亲戚关系的远近,所求职务的高低以及距离县城的远近来收钱的,具体的说——亲戚关系近点,收的钱就少,亲戚关系远点,收的钱就多,所求的职务高、待遇好点的就收的多点,反之,就少点,要求进城工作的,以县城为中心,半径超过3公里想进城的,3万拿来,以后每增加5公里,收费增加万”——
我靠,按照这个算法,我从商隆镇调到县城工作,如果来找苏捕快,那最少也得十几万!——
当问到为什么这些人都愿意把钱送给他的时候,苏忻诚还是淡然笑说:“圈子——个由当官的人组成的圈子,谁都有求人办事的时候,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发财”——
总之,这话也不知被谁传出去了,第二天县城的领导有半得病了,并枪病得不轻,听说有部分还没有熬到天明就命呜呼见阎王爷去了,剩下来的也都命悬线,幸亏这只是苏忻诚案,纪检委的同志也没有深究,要不然,县城殡仪馆这几天可就有得忙活了——
所以,为官两袖清风,才是王道——
可是,在我以后的为官生涯中,谁知道能不能彻底的参悟这个道理呢?——
说不定到头来,我依旧摆脱不了上调人民监狱去吃牢饭的命运,跟苏忻诚他们成为难兄难弟呢?——
听说,后来苏忻诚也被调到省人民监狱,还是有缘跟前任胡捕快分到了个监室,两个人关系依旧好得可以穿条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