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看似无解,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式。
柳思芸将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的丹药,按照药方的正常比例进行生产,不过数量不会太多。
大约保持在50到100颗,目标人群是需要续命的大人物。
二等品稀释50%的配料,出售给中产阶级。
至于三等药,按照原本配方稀释配料80%,保留原配方20%的量。
虽然稀释过的丹药,效果将会大幅度下跌,但多少还能保持一些原配方的药效。
同时,生产和制作成本也将大量下降,对于医院和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医院不用拿出大笔资金进行研发,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链断裂。
老百姓也不用花天价购买这种药。
只需花极少的钱,就能买一颗强筋健体的神妙药物。
“思芸,我是真服了你。”
杨少康哭笑不得的说道:“这种办法你都能想出来,难怪岳父临终前,坚持要将医院的经营权转交给你。”
面对杨少康的恭维,柳思芸罕见的傲娇起来。
“要不是家族和医院里面的股东对我处处掣肘,我早就将柳家和医院,带入了二流世家的行列。”
“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将医院发展壮大的。”
杨少康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过有个问题你考虑过没有,想要批量生产药物,需要建造专门的药厂,家族方面会同意吗?”
“不用他们同意,仁爱医院本身就有一家附属药厂,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药厂陷入停顿生产状态。”
将仁爱医院打造成名镇四方的民营医院,不仅是柳思芸的愿望,更是柳思芸父亲一直以来的追求。
老人家生前拿出全部的资金和精力成立仁爱医院,并且建立了一间研发机构,以及一家专门生产药物的工厂。
随着柳思芸父亲的突然离世,这些配套企业全都陷入了停顿状态。
主要是因为缺少资金注入。
在杨少康的帮助下,柳思芸重新执掌仁爱医院。
医院里的资金开始变得充裕起来。
虽说还做不到一次性拿出十亿巨款,不过动用两三个亿还是能做到的。
柳思芸打算将医院资金的七成,注入到研发和药厂那边。
令两家配套企业重新焕发生,协助医院建立起牢固的铁三角。
杨少康举双手支持,表示回家以后立刻将药方写出来,让柳思芸交给研发部门,进行分析和稀释。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杨少康又一次为仁爱医院带来奇迹。
上次杨少康发明的美容药膏,成为了仁爱医院的拳头产品。
每天购买药膏的患者和经销商络绎不绝。
若是这款能够帮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丹药成功上市,仁爱医院的不利局面将会彻底扭转。
柳思芸重新收回股权计划,也能够摆上正轨。
杨少康写完药方不久,柳思芸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操作。
柳思芸用电脑盘点医院现在的可用资金,打电话联系以前的药厂和实验室负责人,准备明天给他们开会,讨论一下重新恢复生产和研究的工作。
杨少康坐在屋中慢慢调息阳气,感叹东方正阳的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