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城。
成皋县治所。
看着小山一样的城池,小乙不禁心生感慨,这外面的天地果然浩大。
从燕水村到肃城,小乙一路走走看看,一共用了十五天的时间。
也就是这十五天,他知道了村子里常说的县城、县城,县是成皋县,城是肃城。燕水村只是成皋县最南边的偏远村子之一,这样的村子在成皋县有七十六个。而成皋县也只是燕国最南边的一个偏远下县,整个燕国有一百三十八个县,其中比大部分都要比成皋县大上不少,听说最大的一个县顶得上成皋县五个那么大。而在燕水以南,还有齐国,还有楚国,还有鲁国......
果真不出村子,不知天地之大!
城门口。
守城门的军士一脸笑意的看着小乙,一直看,一直看,并不是因为看小乙长的周正,也不是因为小乙孤身一人多有趣。
而是他们的伍长,一个黑脸汉子,已经在小乙面前伸着手好一会了,可小乙一直瞪大着眼睛,好似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伍长看了看小乙身后长长的队伍,老脸通红,似乎都有些尴尬了,于是清了清嗓子,说道:
“入城路税,三个刀币。”
完了又补充了一句。
“这是上个月县尊亲自下令定的规矩,有公文在案,可没有多收。”
伍长有些把不准小乙的来路,所以多解释了一下。
虽然小乙一身粗布衣服,看着就不值钱,身上连个包裹都没有,只是腰间别了根不知名的树枝,但是他那一身高雅的气质却不似常人。这要是哪家公子在鱼服游玩,自己因此得罪了,可吃不了好。
嗯......气质高雅,说白了就是他看小乙长的白白嫩嫩,不像是吃苦的农户。
他口中的刀币,是燕刀币,燕国唯一法定货币。一个刀币能买三个鸡蛋,或者十个炊饼,足够寻常一家人一天的吃食费用了。
三个刀币的入城税,属实有些高了。
小乙一脸难色,抠抠搜搜的从身上掏出两枚刀币,然后一脸无辜的看着伍长。
伍长也沉默了。
然后指了指小乙腰间树枝,钱不够?那就用东西抵。
说实话,每天进出城门的人那么多,少一枚刀币多一枚刀币的其实也不算没什么,但是规矩不能破。
小乙沉默了一会,脱鞋,从鞋窟窿里倒出一个刀币,不舍的放到伍长手中。
伍长皱眉,并不是因为刀币上有味道,他问道:
“我不想知道你为什么给我刀币也不给那根树枝,我只想知道你把刀币放在鞋里它不硌脚吗?”
燕刀币呈条形,约莫拇指大小,厚一分。
小乙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
“硌。”
伍长瞪了他一眼,说道:“硌,那你还藏到鞋子里。”
小乙小声的说道:“那是我最后一枚刀币了。”
伍长愣了一下,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苦了你了,快进去吧。”
说着摆了摆手,让开了入城的路。
小乙快步进入城中,然后看似漫无目的的闲荡了起来,他要好好看看这个陌生的,下辖了包括燕水村在内的七十多个村子的下县,估计往后要在这里逗留很长一段时间了。
路过司寇府门口的时候,小乙摸了摸怀中的玉牌,然后丝毫没有停留的就离开了。
用了这个玉牌,大概率就要留在司寇府了,他想。
逛了半天,小乙选了一家稍微大一点的旅栈,点了一份热汤面皮,一叠腌菜,价值一个刀币,旅栈的东西就是贵。
当小乙表示不需要店里的特色烈酒的时候,跑堂露出了一丝鄙夷,那意思大概是,不喝酒?笑话,北地汉子还有不喝酒的?怕不是喝不起吧?小穷鬼。
边上喝酒的几个豪爽汉子看到了这一幕,嘀嘀咕咕了一阵,然后轰然笑了起来。小乙听到其中一人多次说搭到,不喝酒的不是好汉。
不是好汉,那就是孬汉。北地的汉子,最忌讳别人说自己不是好汉。
对此,小乙却是丝毫也不在意,不喝酒怎就不是好汉了,自己还是大游侠、大英雄呢,自己说了吗,自己骄傲了吗。
热汤面皮,也就是白水煮的面片,扑鼻一股干涩的白面粉的味儿,怎么也和美味扯不上关系,不过配着腌咸菜,小乙却是吃的津津有味。
吃了一会,边上喝酒的一个汉子似乎是上了酒劲,通红着脸端了一碗酒,“碰”的一声,放到小乙的面前,说道:
“来!可是没有酒钱,这碗酒我请了!吃饭不喝酒的不是好汉子。”
看着撒出来有小半碗的酒,小乙笑着说自己从不喝酒,便要婉拒。
然而,那红脸汉子却不这样觉得,认为小乙是故意要落他的面子,愤然说道:
“小子!今天这酒,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否则......”
否则会怎样,那红脸汉子还没来的及说,就被他的同伴们给拉走了。
北地汉子慷慨激昂、争勇好斗是没错,但也不至于一言不合就和陌生人动手开打。当然,喝醉酒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