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不是诗王亿如雪,先不去管他。
诗么?
而且和江有关,杜辉能想出许多前人的名篇。
他自幼饱读诗书,纵是当日的李太白,也对他大加夸奖。
作诗自然也不在话下。
杜辉不自觉的放开思绪,自然而然的拉开想像,望着无边无际的江水,正如望着自己人生的漫漫长途,不由吟道:“
轻风连忆过无涯,修仙何处是为家。
犹记六峰剑初识,残魂青丘吟华夏。”
初入六峰山,杜辉还记得当日青松峰下范宣传自己剑法,却不料识得残魂,古刀青丘认主。
从此修仙路上无家可归,这一番思绪,便如这漫漫江水,载着杜辉一同过去。
这一首诗说来简单,其中辛苦艰难却又是艰难无比。
舟上蓑衣老人轻轻点了点头,淡淡的道:“这一首诗倒也合你心境。
借江引绪,也不能说不对。
也罢,老朽便载你三十里。
上来吧。”
杜辉也不客气,抬脚便上了小舟。
小舟轻荡,却是浮起一片涟漪,有微风轻送,橹声初响。
小舟向着江心而去。
杜辉施了一礼,恭敬的道:“敢问老丈,可知我三位朋友去了哪里?”
李彤三人的行踪,杜辉一直牵系,但他经历过葱河道的遭遇,初时并没有急着相问,如今上了小舟,通过了第一首诗的考验,杜辉便试着看能不能问出一点眉目。
蓑衣老人一脸的慈和,慢慢的道:“地门三处,你遇到的是江,他们三人或平原,或山川。
只要他们通过考验,都会平安元事。”
老人并没有说具体地点,杜辉却已明了他们四人会各有遭遇,正如当日的葱河道一样。
当下点了点头,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却问道:“敢问老丈可是这地门守护者,诗王亿如雪老前辈?”
老人却摇了摇头,淡淡的道:“诗王老朽不知道,亿如雪却是有一个。
他在江心等你,老朽只是一个摆渡的。”
江心等我?
杜辉不由好奇。
他为什么要在江心等自己?
小舟轻荡,大江之上天空蔚蓝,有海鸥掠过,只给人无限平和之感。
却见大江深远处,有高高突起,初始以为只是个小岛,待愈发近了,却是一座六角小楼。
楼在江中,巍巍耸立,给人一种突兀,却又凌厉之感。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小楼?
它为什么会在江中?
老人道:“这就是望天楼。”
望天楼?
杜辉道:“它在江中,为什么叫它望天楼?”
老人道:“上得楼去,便可见天门一角,故而称之为望天楼。”
杜辉不由惊奇,问道:“站在楼上,真的可以望见天门的一角?
难道这里是登上天门的地方?”
老人微微一笑,却道:“当然不是。
这只是识得天门,若要登上天门,需要登天梯。”
登天梯?
杜辉自然也听说过登天梯,以为只是传闻,没料到还真的有,禁不住道:“如何能上登天梯?”
忽听江中刘三天楼上一个儒雅的声音道:“只要你能过了亿如雪这一关,登天梯老朽便送与你。”
望天楼上原本空无一人,此刻却有说话之声。
举目望去,杜辉分明看到,楼上此时竟已端坐了一位一身白衣的中年人。
中年人面白无须,神情儒雅,手中正持了一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