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身穿雪白绢裙,眉眼如黛的女子,正舞着剑,不过,她的动作却异常的慢。
女子身前有位面色偏黄,身材消瘦的少年,正坐在一个石墩子上,看着她。
突然,一声鸡鸣响起,少年从一张床上惊醒,自言自语道:“又梦见那个地方了,那女人到底是谁?!”
少年姓李,名远观,父母双亡,从小便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名叫‘清风’的小镇内。
现在的天还有点儿黑,李远观从床上起来,穿好衣服,就急匆匆的出去了。
他来到一间米店铺前,走了进去,铺里有位中年男子坐在一个摇摇晃晃的木制靠椅上。
中年男子看了一眼李远观,指着左边的一袋米,说道:“你把这袋米送到‘穿柳巷’的刘家。”
李远观点点头,扛起米袋,走出了店铺。
从两年前,李远观就接手了这个活,根据路的远近送米,来赚钱。
比如说送去远的地方,他能赚两文,近的地方,他能赚一文。
可惜,他的身材有些消瘦,只能扛得起一袋米,要不然送两袋的话他就能赚的更多。
他来到一个满是柳树的巷子里,敲响了巷子里一个上方写着“刘家大宅”的门。
李远观送了两年多的米,他几乎摸清了这个镇子里的门户。
这个小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有四五百户人家。
开门的是一位满头白发,脸上还有着些许皱纹的老人。
老人看见少年后,笑着说道:“小伙子,又是你来给我送米啊。”
李远观笑着点了点头,有些腼腆。
把米抗进去以后,老人端来了一碗冒着热气的水,说道:“小伙子,辛苦了,来喝口热水。”
李远观抗着一袋米走了这么远的路,喉咙也有些干疼了,双手接过碗,吹了吹,一口气把水喝完。
喝完后,他把碗放下,抬起手背抹了抹嘴,道谢一声。
老人依旧面带笑容道:“我做了饭,吃完再走吧。”
李远观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说道:“我还有别的米要送,就不吃了。”
老人见此没有再留少年吃饭,从口袋里拿出来了一些钱,拉过少年的手,把钱放到了他手里。
李远观看着手心里这一堆小山,急忙说道:“就两文钱,这钱给多了。”
说着就要把钱还给老人,老人没有接过钱,只是摆手说道:“就当以后几次送米的钱。”
李远观身上确实没什么钱,过几天就是除夕了,他也想多赚些钱,好在新的一年里,吃上肉,贴上对联,让自己家也要有年味,李远观就是这么想的。
别人过年有的,他也想有。
他最终把钱收了起来,然后再次道了声谢,跑出了房子。
李远观跑回店铺,想再送几袋米,不过,米已经被送完了,毕竟这个活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干,要不然他也不会天还没亮就来了。
没米送,那他也只能明天再来。
李远观没有回家,而是买了些米糕,然后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道,小道的最里边,是一座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