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从来没有像这样安静过。
谁也没说话,只是默默看着手中的A4纸,人手两张,内容分别是这一届高考的两篇满分作文。
而他们看的第一篇,便是题名为‘哥哥’的作文,笔者是一个叫陈露的考生。
云姗姗看到陈露这两个字便觉得眼熟,再一想,眼神微变,高考时,自己座位上的名字标签,不正是陈露么?
整篇作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者视角下的家庭状况:父亲早年去世,家境如何如何,结尾处引入正主哥哥。
第二部分开始着重讲兄妹间的感情与实际,寥寥几段便让人对这个亦兄亦父的大哥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三部分承前启后,讲的是哥哥对这个家庭的付出,以及因为家庭的状况,恋情无奈告终,一个经历凄苦,但仍旧砥砺前行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而结尾便是妹妹对哥哥的感激与祝福,再呼应开头与中间几个小伏笔,整篇看下来,不少共鸣感强的人,都觉得这个内心柔和,眼神温暖的哥哥就在站在自己眼前。
而且因为他的经历,很多学生眼眶渐渐湿润。
更关键的是,这篇作文所书写的哥哥的名字,就叫陈羽,与陈老师的名字一样。
“要是我也有这么一个大哥就好了,真的好羡慕啊...”
“真的好巧啊,他的哥哥也叫陈羽,竟然跟陈老师一个名字,你们说会不会是他?”
“应该不太可能吧?”
江威摸着下巴,“按她这个说法,她家里条件很不好,还要大哥开店供她上学,后面她妈妈又生病了,店都卖了,显然是很穷的。可咱们陈老师都开迈巴赫,不像穷人啊?”
吴文彬点着头:“没错,应该只是同名吧。”
班里又议论了起来,云姗姗全都听了进去,虽然条件情况上不相符,但她总有一种感觉,好像说的就是他。
比如文中所说,在陈露上学的时候,哥哥就经常教她一些道理,像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东西,跟陈羽教训云姗姗自己时,就是差不多的。
只是想了会又不愿想了,不管是不是,都跟她没什么关系。
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姓陈的一走,她总觉心里堵得慌,感觉好像是因为自己才走的。
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