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堂为平息倭乱也付出了惨重代价,10年间明政.府频繁换将,仅参将以下武职而战死的就达107人,军民之死,军需之费,不可胜纪,天下骚动,东南髓膏竭矣……
倭乱更引起了民众群体性心理恐慌,地方行政长官更是畏倭如虎,倭乱时期倭寇的强悍战力和武器精良也使得明军在其攻击面前不堪一击,屡战屡败,不仅助长了倭寇战胜明军的信心,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倭乱时期明朝民众的恐慌心理。
只是在利益面前,这些所谓忧国忧民的东林党和复社,也开始着眼于当下的利益考虑。
尤其是复社,他们不像东林党那样在朝堂之上可以只手遮天,在当下一些政治活动中,主要充当东林党的附庸,以至于有了“小东林”这个称号。
和东林党的发展轨迹大致一样,在复社建立之初,也是因为朝政.腐败,社会矛盾趋于激烈,一些江南士人以东林党后继为己任,组织社团,主张改良。
其领袖人物张溥、张采,时人称为"娄东二张"。
二张等合并江南几十个社团,成立复社,其成员多是青年士子,先后共计2000多人,声势遍及海内!他们大都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人生,并实际地参加政治斗争。
可随着他们逐渐控制了江南舆论,身价的水涨船高,初心也渐渐随之改变。
到了现在,他们和东林党一起,开始想着染指庙堂之事,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误导下,成为了阻碍大明天子朱由检革新的绊脚石。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到了一定的地位,在尝到了立身统治阶层所带来的十足好处之后,那个斩杀恶龙的少年,终究也脱不开成为恶龙这个恶性循环。
所以建立起来才不过几年的复社隐隐之中,已经成为了江南士绅大家利益的代言人,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拥护者……
所以在数典忘祖的中山王徐文珏在提出通过东瀛等外部力量提高自己在大明的筹码的时候,这些所谓东林党和复社的领袖,竟是大都参与进了这次用心险恶的阴谋之中。
随着徐文珏这一声轻唤,人群之后慢慢走近一个灰发男子。
此人身形中等,样貌冷峻,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精亮异常,又如同一潭深渊!
眼眸划过,被看者无一不是心中惊恐,仿佛在那一双眼睛之下,他们一时间变成了不所遁形的赤裸之躯。
这个被称为“服部先生”的男子从容地来到中山王徐文珏面前,只是淡淡躬了躬身,随即对着李若琏轻轻一笑,“听阁下这话,似乎对我国的忍者有什么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