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记得东林书院初立时的那些年,我也有幸去聆听过顾宪成大人的教诲。”
“顾老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他提倡我们大明的学子读书不忘救国,而在下也是从这句话里面悟到了从商以救国的想法,而且为此也付出了实际的行动。”
“起初的时候,有着如沈某这样抱负的同志也不在少数,而顾老的威望加上一颗颗赤子之心,东林书院就这样成了天下读书人最信仰的天堂……”
“可是……人的欲望,总是超出你的想象……”
“那个奋力攀登的人一旦到达顶峰,他会以神的姿态维护他所拥有的地位……”
说到这里,沈万山轻轻叹息了一声,最后对着张启山无声苦笑了一番,只能默默说道,“我说的,只有这些。”
言已尽而意无穷。
张启山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最终,他真的找到了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
只是面对眼下的局势,他不知道今晚过后,他们是可以把酒话家国的好友,还是你死我亡的对立立场。
不过今天一番话能对这沈万山这样的人说,他也已知足了。
“其实不管你们东林党现在还是不是读书人所信仰的天堂,可是凝聚力总比中立派要强大的多。”
“鲁王死后,郢王一举得到了鲁王的所有势力,这加上从始而终支持他的刑部尚书郑耀贤,但从文官方面,郢王的势力已经压过了长阳王。”
“而这也是我之前想劝你们加入郢王殿下的一个原因。”
“不过这只是表面的一个假象,其实只要你们了解这个所谓中立派的话,你就知道这些人如果说有信仰的话,就只有利益!”
“不比你们东林党一样还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中立派的人是生怕和别人共事而分走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样,他们都习惯单干。”
“即便眼下是囿于形势而做出了不得已的妥协,可是只要郢王这边出现了一丁点挫折的话,那么这些拥戴他的中立派会立马倒戈,不惜在郢王的背后插上一刀!”
“所以,如果长阳王能够顶住皇庄那边的压力而在明面上取得一些优势的话,郢王这边反而会不攻自破!”
张启山这句话说出,在场的众人脸色都变了。
他们以为张启山只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来配合着起兴的酒劲,可是没有想到他这一出口,便是往郢王的最痛处说!
而且联想到他是郢王使者这个身份,一时之间,众人都不知道这个张启山要做什么了。
在场的人中或许只有沈万山知道,其实在张启山心里,不论是长阳王还是郢王,都不是他最满意的主公。
不妨大胆猜测一下,他的理想主公或许和自己一样,已经不在这个人世了……
话是如此,可是沈万山还是忍不住打趣道,“张大人可要知道我们可是还没有答应你要加入郢王这一边,如果我们把你说的这句话告诉给长阳王殿下,一旦真的打败郢王……这对我们来说,可是大功一件哦~”
其他东林党人此时也不管这沈万山是不是开玩笑,而他们自己心里,倒是真的打起了这样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