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格之外有两块簧板,一般是用黄铜打造。声音频率的变化主要是依靠琴格的孔深和铆在簧板上的簧片长度来实现的,这也是打造口琴的技术壁垒所在。
最后是外层的两块盖板,其作用是保护簧片,并与琴格组合成共鸣箱体。季伯伏想用乳白色的羊脂玉来雕刻,提升口琴的质感和档次。
出去良久的季管家与季六二人终于将请来了季伯伏需要的人。
乐师宋青,看起来也是一副书生样,与之前帮忙写字的陆先生有些相似,一副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的样子。一听说季伯伏居然要制作新奇的乐器,顿时跟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异常。
打铁的铁匠姓聂,是个中年汉子,个子不高,却十分的健硕,长期的体力活锻炼出了一身的腱子肉,露出来的半个肩膀上满是汗水。
玉雕师傅与木匠均是五十来岁的老者,灰白的头发将年龄暴露出来。季伯伏对这种多几十年经验的老者十分的看好,毕竟玉石雕刻和小部件的木匠活,那可都是讲究经验和技术的。
“少爷,可还满意?”季六一脸得意的问道。
“不,你们辛苦了。”季伯伏看完四个人的情况,满意的点了点头。人手是没问题了,但最终能不能完成自己的预想,不仅要看自己介绍的情况够不够清楚,更要看他们四个人的合作能不能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
接下来,季伯伏先给他们做了一下交底,将自己的设想和一些口琴的原理介绍给他们,并发挥示意图良好的视觉效果,生动的讲了一堂集几何、物理、音乐于一体的综合课程。
当然了,他们四个人是听的云里雾里,一知半解。
奈,季伯伏只能手把手的教,先做出个粗糙的东西出来,然后再让他们改良。
先是梨花木琴格,大约十公分长,换算成古代的单位就是三寸。厚度大约一个米粒,十个小孔的长度由长到短,逐步变化。
“先用锯子锯个小木板出来,长三寸,宽一寸,厚度一个米粒。”季伯伏对着木匠葛师傅说道。
“小侯爷这么说,小的就明白了。”木匠葛师傅总算是知道如何下手了。
“在上面分出十个小孔,需要均匀的。”季伯伏继续说道,但看木匠师傅一脸不解的神色,他心中一叹,直接说道:“还是我来画线吧!”
季伯伏利用尺规作图的办法,在木板的两端留下足够固定的距离,框中间的部分均匀的分出十个小孔的位置,并标记出各自的长度,让木匠继续开锯。
“锯好了之后别忘了打磨一下。”季伯伏木匠埋头苦干起来,不忘提醒一句。
“小的记得。”木匠笑着回道,知道怎么干了,便干的起劲儿了。
季伯伏摇了摇头,劳动人民就是这么淳朴,快乐也来得这么简单。
接着是铁匠,季伯伏先是将簧板的示意图画的更详细一些,长度、宽度和厚度都一一说明。然后是簧板上对应预留的孔洞以及簧片的大小长度,事巨细的向铁匠聂师傅讲述。
最后是制作盖板的玉雕师傅,这个介绍起来倒是容易,没有太复杂的东西,只是比较费时间。
当然,乐师宋青的工作也没忘记,季伯伏也将怎么调整簧片的频率告知于他,兴奋地他手舞足蹈。
终于,季伯伏话了整整三个小时,用古话讲叫一个半时辰,终于全部安排完毕,嘴巴都说干了。
“少爷,喝口水润润嗓子。”季六给季伯伏倒了杯茶水。
“嗯。”喝了一口茶,季伯伏对着四位师傅说道:“之后的事就麻烦四位了,怎么组合,怎么调音还望大家多费点心。季六,先每人赏十两银子。若是做得好,还有重赏。”
“好了少爷。”季六应道。
四个人一听顿时更加开心,事情还没做好便有这么多赏钱,怎能不尽心竭力。
看着他们信心十足的出去,季伯伏也期待着精致的口琴第一次在这个世界亮相。
口琴的事暂告一段落,下面便是大汉天朝卫长公主刘妍的礼物了。
她喜欢下棋,那么这个礼物肯定要与棋有关。古代的棋种主要有围棋、象棋、五子棋和六冲棋,这些棋种决胜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人,也就口头上讲的谁“棋高一着”。
古代的下棋,都是当成战场来对待的。但是不同于战场的是,下棋是在双方条件对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决胜的因素也仅仅是人,没有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如果用打仗来对比的话,决胜的因素主要却有三个:天时、地利、人和。而下棋却只有“人和”这一个因素,就算算上谁先手的问题,最多只能加上一点点的“地利”,所以棋盘与战场相比,太过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