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小侯爷,这是何物?”武恒表完态,才想起来刚才季伯伏用来写字的居然不是毛笔。
“这是鹅毛笔,是一种硬笔。相比较于毛笔,它的书写速度更快。”季伯伏将手中的鹅毛递给武恒。
后者紧握着鹅毛笔,心中巨颤。刚才季伯伏的书写速度他是见过的,比起追求意境的毛笔,这鹅毛笔在书写速度上确实更胜一筹。
他知道,并不是每一次书写都是追求意境的,这鹅毛笔的诞生,将会给以后的行文带来巨大的变革,不亚于一场书写的革命。
“小侯爷这连环画的壮举便足矣让在下佩服不已,却没想到小侯爷还能发明这般神奇之物,以后天下文人只要用上这方便的鹅毛笔,怕是都免不了要称小侯爷一声祖师爷了。哈哈!”武恒一边说一边学着季伯伏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刚开始还有些不顺,几个字之后便感觉到的笔尖的润滑。
“先生过誉了。”季伯伏可不想承担这么大的名头。
枪打出头鸟的例子不要太多,自己只想苟一点、猥琐发育。
武恒见他如此谦虚,像是第一天认识他一般。不过也没再多说什么,往后的一切都要凭事实说话,不是季伯伏否定就能改变的。
季伯伏见到武恒不再说话,继续埋头作画,便也不再关注他,此时他的心思都在鹅毛笔上。
前世用惯了手指粗细的钢笔,突然用上只有米粒粗细的鹅毛笔还是有些不适应,跟握着笔芯似的,于是便带着季管家出门去想办法改进。
他也有一些更好的想法,想要在鹅毛笔外面加一个套子,使它变成前世的钢笔一般粗细。季伯伏想到的最好的材料便是竹子,只要寻找到内径与鹅毛笔差不多的竹子,将它套在鹅毛笔上,那便与后世的钢笔相差不大了。
不知不觉,太阳都已经沉入西山,季伯伏忙碌了一天,也基本上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吃了晚饭,便到各个现场观摩并指导了应急处理的办法,加快修正成品问世的进度。
-------------------------------------
不知不觉一天的时间很快便从指缝间溜走。
“咯咯咯—”高昂的鸡鸣声唤醒了沉睡的太阳,还有打算睡一会儿懒觉的季伯伏。
匆匆忙忙完成锻炼和早餐之后,季伯伏又开始了巡视的工作。
首先是口琴加工,铁匠在乐师的指导下,不停的对已经铆在簧板上的簧片进行打磨,调整震动的频率。
盖板的雕刻也进入了尾声,让季伯伏兴奋不已。只是看着四个带着黑眼圈的师傅,季伯伏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愧疚,不过在感觉到他们沉迷于创新的兴奋之中的状态,那一点愧疚便消散殆尽了。
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乐器,对他们来讲都是可以名留青史的事情,怎能不让人高兴,虽然有些人对被记在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季伯伏看了一眼木匠设计出来的卯榫结构,给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欣喜若狂的他立即对旁边的季六吩咐道:“再给四位先生拿些赏赐,每人二十两纹银。”
“多谢小侯爷赏赐。”名利双收让他们心花怒放。
“加油!”季伯伏握紧拳头鼓励道。
“敢不为小侯爷赴汤蹈火!”
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口琴加工现场,接着又视察了一番啤酒酿造基地,原浆已经被装进木桶中进行第二次发酵。
季伯伏凑到木桶边,想要闻一闻麦芽的香味。
“没什么问题吧?”季伯伏有些担忧,最终能不能成还得看天意啊。
“小侯爷放心,依小的看,绝对能酿出让小侯爷满意的酒。”
“那就好,季六,二十两。”
“多谢小侯爷赏赐。”
看完了啤酒,便是飞行棋了。对于改进的飞行棋,季伯伏反而没什么可担忧的,雕刻虽然是技术活,但对专业人士来讲,便是家常便饭,也没有了探视的必要。
剩下最后的连环画,让季伯伏不得不去盯一盯。
“先生,进度如何?”季伯伏一跨进书房,便见到武恒专注的身影。
对方却好像沉迷在作画之中,没有听到季伯伏的询问。
“你...”季六见对方居然不理自家少爷,便要出声呵斥,却被季伯伏拦住了。
季伯伏走到旁边,粗看之下已经有二十来张成型的画面,并且附上了一些文字。
随便拿起一张,便看到画纸上表现出来的司马懿退兵的场景,白色的云朵里写着一段话:“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
季伯伏放下画纸,又瞧了一眼埋头苦干的武恒,看来他也忙碌了一个通宵。没有打扰,让季六留下五十两的赏钱后,便带着季六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