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房相!”袁天罡见吓人的程咬金退了下去,才稍稍松了口气,对着房玄龄感谢道。
“还请袁真人速速回答陛下的问题。”房玄龄回道。
“陛下,若是臣计算误,这九霄神雷的起因怕是来自人间。”袁天罡回道。
“人间?”李世民闻言更是疑惑,人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这九霄神雷的出现。
“难道有人在突破?只是人间哪有这般修为通天之人?”房玄龄眉头皱在一起,似是想不通这问题。
“或许关修为,怕是与三十年前的国运之争有关。所以贫道亏得一丝的天机,那一场国运之争就快要出结果了,以陛下的功绩去争那千古一帝还不手到擒来,所以贫道这才向陛下道喜。”袁天罡此时将身上对程咬金的恐惧驱散,万分自豪的夸赞道。
“嘶——”群臣倒吸一口凉气,被袁天罡的答案吓得不轻。
“此言当真?”第一个不敢相信的就是房玄龄。他是知道这场国运之争的结果悬而未决,是因为人能对九大天朝皇帝的功绩有准确的比较。要是这袁天罡所言不差,那么便意味着有人能够精准的做出评价,怎能不让他惊讶!
“天机所示,如何有假!”袁天罡对自己的计算十分自信,果断的回道。
“臣等恭贺陛下!愿陛下早日一统天地,成为天地共主!”群臣知道袁天罡的能耐,顿时额手相庆。
“朕亦有此愿,只是那秦皇汉武也有与朕一争雌雄之力,现在恭贺为时过早,先等国运之争出结果了再说吧。”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迷失在群臣的祝贺声中,反而更加鼓起雄心壮志。
看着殿下这群才能出众的臣子,李世民双拳紧握,心中也有自己的打算:就算国运之争上法独占鳌头,有这么多贤臣辅助,定要去争一争这天地共主的位子,太一境才有一线机会。
“房卿,本朝就属你对其他八大天朝最为了解,以房卿之见,可还有人能看出这国运之争将要圆满之事?”李世民看着房玄龄那双洞察一切的双眼,问道。
“回陛下。我大唐天朝有袁天罡、李淳风两位真人精通玄学之道,所以能推算出这国运赌斗之事。而其他天朝,也有能媲美袁真人的存在,便如那大汉天朝东方朔、大晋天朝葛玄真人、大宋天朝苗广义、大元天朝刘秉忠、大明天朝姚广孝以及大清天朝邬思道。”房玄龄一口气罗列了很多人,都是各大天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房相所言甚是,这几位除了葛玄真人之外,其他几位的道学均不如贫道,但他们却兼修佛道、儒道,所以就实力而言,并不弱于贫道。”袁天罡一脸诚挚的补充道。
“以房卿所言,这几个天朝也都能参透天机,那剩下的大秦天朝和大隋天朝呢?”李世民继续问道。
“这大秦天朝推崇法家之道,而大隋天朝提倡佛门之法,应该也有自己的办法能够获悉,否则如何能在众多天朝中屹立不倒。”房玄龄想了想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诸位爱卿便随朕一同等待着国朝气运之争的最终结果。”
“谨遵陛下之命!”
-------------------------------------
人世间,伯乐侯府,季伯伏让季管家安排好桌椅,便坐着等待九位公主的驾临。
既然“好言不听”,季伯伏便用这“恶语相向”的办法。季伯伏借伟人的《沁园春并不是真的为了贬低那些皇帝,只是起到激起她们心中的怒气的作用,更深一层的目的就是挑起她们的斗争。
季伯伏自己当然没有与这些皇帝比较的勇气,试问那几位哪一个不是雄才大略,又岂是他个凡夫俗子所能比的。
所以季伯伏心里已经安排好了计划,等会儿要做的就是将原本针对自己的矛盾,转向她们内部,让她们内耗去。
要问为什么她们能内耗的起来,那就简单了,这么多能经天纬地的帝王同处一张地图,怎么可能没个争雄的霸气。本就存在矛盾,季伯伏不过是利用一下而已。
“大胆季伯伏,竟敢妄议君父,你可知罪?”正当季伯伏想着等会儿怎么转移矛盾之时,一声娇喝从不远处传来,清脆又动听。
季伯伏循声朝着院门望去,且没有看到人影,四下寻找,却见那院墙之上立着一个修长的人影。
来人头戴花株凤冠,左右各有三扇博鬓,花钗十二株;面施三白妆,加珍珠面靥,戴垂珠耳坠;身穿交领墨绿袆衣,上有翟纹十二;腰间束着青罗裹造革带,上施桃形金饰;另有大绶、小绶垂于身后,并有红罗织成云龙于其上,五彩华艳,神气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