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都是以体能训练为主,第十天后,又开始了新的阶段,第三阶段练习包括枪械、载具、医疗用具等等的使用方式。
这方面因人而已,就比如凌子帆不会开车,但有些学生早就学会了开车,所以不可能统一去教。
所以基本上都按照最基础的来,当然要是你想学,可以亲自去请教教官。
学会了开车,你或许可以去试试开坦克、开飞机!
靶场。
“今天第一堂课是手枪的训练,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已经学会了,但是我还是会从头开始详细的为你们介绍。”
方建伟站在一个小台后面,上面放着一把漆黑的手枪,和几颗子弹,而凌子帆他们的面前也是一样。
“首先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把子弹装进弹夹,虽然新手用装弹器必较快,但我并不推荐,因为太过于依赖装弹器它会让你忘记怎么手动装弹,你们可以试试,等你们熟练了,手动装弹反而比装弹器要快得多。”
说着方建伟将子弹迅速装满了弹夹,一共八颗子弹不到三秒中就装完了,看他那游刃有余的样子,估计可以更快。
看到方建伟如此快的装弹时间,人群中不禁有人发出惊讶的呼声。
听到方建伟说可以试试,一些人迫不及待地抓起子弹和弹夹,他们的速度虽然不是很快,但十分的熟练,看样子经常用枪。
当然,这也和各洲之间的法律有关,东洲和中洲是唯二实行全洲禁枪的大洲,至于原因就不细讲了。
“下面我来讲手枪换弹,这个很简单,只需要按下弹夹释放按钮,让弹夹从枪内弹出,然后把满的弹夹插进去就可以了。”
方建伟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不过我现在要讲两种实用的换弹,分别是快速换弹及战术换弹。”
“所谓快速换弹是,每当子弹全部打完,枪里没有多余的弹药了,需要尽可能快的得到弹药补充。所以当我们拔枪,打出最后一发,滑套锁定在后部,也就是俗称的空仓挂机,我们把枪带回到胸前方便操作的范围。”
“不要把枪伸在前面,也不要把枪放得太低,我们方便操作的地方就在正前方。视线平视,必要低下,把枪放得和你的视线一样高。这个目的是,我们仔细的观察自己的枪支是否出问题的同时,又可以观察正面是否有威胁。”
“然后按下弹夹释放按钮,让弹夹从枪内掉落,另一只手当弹夹掉落的时候,抓住一个满弹夹……”方建伟慢动作示范着,然后道:“看好我是如何把弹夹拔出来的,这个非常重要。”
“我的食指伸出去横盖在弹夹侧面,这样就算是在低光环境或者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仍然可以对准。要把弹夹完全稳固的座进弹夹井里,不要来回尝试或者敲击手枪,这样很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现故障。”
“最后用拇指压空仓挂机卡笋,让枪套复位。”
“无论战斗中何时,都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停顿,战术换弹就是在你弹夹里还有子弹的情况下换上一个满弹夹。”
“其他的操作和快速换弹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在取满的弹夹时是中指和食指夹着满弹夹,这样大拇指和食指就有空间,可以夹住换下来的旧弹夹,并把满弹夹装进去。”
“而旧弹夹中或许还有子弹,但我们并不知道,不过可以以备不时之需。注意,旧弹夹是可以放在一个顺手的地方,但不要放回原弹夹套中。”
“不过对于你们新手而言,不管是快速换弹还是战术换弹,都需要移动到一共可以掩护或者隐蔽的地方。汽车发动机,墙角等类是这样的可以提供很好的掩护,而灌木丛,窗帘等大面积遮盖物可以成为遮掩物。”
方建伟说了一大堆,凌子帆听得晕乎乎的,脑子自行理解为:快速换弹是凭肌肉记忆、战术换弹是不打空弹夹换弹,换弹时要找掩体。
至于其他的动作之类的完全记不清。
这要是让方建伟听到,不知道会不会气得吐血?
“我们再先讲握枪的姿势,握枪的姿势很重要,姿势不对可是打不到东西。”
“世界上主要有四种手枪射击姿势即单臂式据枪法、对等三角式据枪法、顶拉式式据枪法、威沃尔式据枪法这四种。”
方建伟一边说,一边做给了个示范,除了第一种是单手外,其他都是双手。
“单臂据枪射击是手枪传统射击动作,一般在射击时间充足、目标相对稳定,对命中精度较高时使用。由于此姿势需达到射击稳定的时间长,在运动过程中射击的稳定性差,一般不适用于实战射击。”
“等腰三角形式据枪容易掌握,稳定性好,适用于远距离精度射击,弱光条件或搜索过程中近距离概率射击,或者在不稳定情况下的强行射击,但暴露面积较大,移动不够灵活,对多方位目标射击时不够方便,故在无遮掩对射时不宜采用。”
“威沃尔式据枪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射击姿势,具有暴露面积小、举枪定位速度快、稳定性强、指向性好、威慑力强,可快速、连续射击等特点。”
“有利于结合现场地形地貌情况,利用掩体或遮蔽物采用各种不同姿势射击,快速准确地击中目标,但不适合对远距离目标或在较长时间内的精度射击。”
“顶拉式式据枪法不适合你们,所以我就不讲了。”
凌子帆只看见方建伟举枪摆了四个姿势然后就完了,至于其中的差别,他真的看不懂。
“然后是射击……”方建伟又是讲了一大串。
“好了,你们可以实践了。”
听到方建伟的这句话,凌子帆晃了晃迷糊地脑袋,让自己清醒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