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卫,嘉峪关,守备陈彪正坐在城头观风景,忽听得城乱纷纷。滚滚黄沙,数百骑飞驰而来。
“不好,敌袭,快点烽火”,陈彪大惊。
一座座烽火台燃起了烽火、狼烟,从嘉峪关至肃州、甘州,尽皆警戒了起来。
“嗖~嗖~嗖~”
城头乱箭射向虏骑。
“吁!”
一员虏将驰至弓箭射程之外,勒紧战马,大呼:“不要射箭,吾乃哈密王木罕买提夏的使者,特为向大明光武皇帝陛下献和硕特台吉多尔济之头而来”。
甘州,即后世的甘肃张掖,产战马和葡萄酒,靠近边境、军事位置重要,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大明光武朝,甘州成了甘肃巡抚的驻地,地位便更加重要了。
原先,甘肃巡抚的驻地为兰州。光武帝乃马上天子,武功赫赫,觉得兰州离边境太远,镇不住叶尔羌、准噶尔诸部,遂下令将甘肃巡抚衙门迁往甘州。
嗯,甘州这地方好,离叶尔羌、漠西蒙古近,若有叛乱,调兵遣将方便。什么?离边境太近,会不会有些不安全?哼,尔等既是朕的大臣,领着朕的俸禄,就应该有为朕殉节的准备。战死沙场,是尔等的本分。大不了殉节之后,朕为尔等在家乡立块碑便是。心理阴暗的大明光武皇帝,便是这么想的。
皇帝陛下一道圣旨,便把甘肃巡抚程源由兰州赶到了甘州。
程源,字金一,崇祯十六年进士。为人慷慨识机变,好谈兵,但是性子急,为人躁进,一直不被重用。李闯逼近潼关时,他上疏崇祯帝,建议凭关固守,不可浪战,崇祯帝不听,令孙传庭出兵剿贼,最终战败。此人除了好谈兵,还善理财,一到甘肃,就上疏朝廷,请求开放陆关、发展边贸,获得了批准。
朱亨嘉登基后,左右有言程源性子太急、不堪大用者。被皇帝顶了回去:尔等懂什么?这哪是性子急,分明是做事雷厉风行、有气魄。朕就是要用这样的官!
官运亨通,一直做到甘肃巡抚、封疆大吏。士为知己者死,程源对光武帝忠心耿耿。
他来到甘州后,发现此地离叶尔羌人、准噶尔人太近,常有不服王化的部落袭边之事。为了报效皇帝的知遇之恩,也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他积极地检阅边军、修缮城池、整饬防务。
还好,这两年边疆颇安全,没发生什么大的战事。
“报!哈密胡酋木罕买提夏遣使献和硕特台吉多尔济之头”,正感叹着边疆无事,便来了事。
程源闻报一惊,随即大喜。这多尔济乃是和硕特巨擘,为患边关多年。圣上多次欲求其头不可得,今日竟授首了?
忙唤来使者,问清缘由。不由高呼:“吾皇鸿福!”不敢怠慢,往西安而去。
大明三边总督杨乔然驻于西安城内,他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一腔正气、两袖清风,还有一身铁骨。
此人以前当过一段时间永历帝的臣子,当时权臣刘承胤弄权,他不畏强权,敢与刘承胤撕打,端的是好胆量!后来光武帝发兵攻灭了永历帝,他先是隐居民间,后见光武帝颇有明君之相,又出山辅佐。光武帝佩服他铁骨铮铮,一步步提拔了上来,任为三边总督,统管陕西、甘肃、四川军事。
这位在朝中以孤臣自居,不结党、不营私,只忠于朱亨嘉一人。不结党,便成了帝党,甚得朱亨嘉欢心。圣眷浓,官自然做得稳,虽然性格刚毅得罪了不少人,却稳如泰山。
杨乔然与程源关系极好,两人都是大知识分子、崇祯朝进士;而且,两人是同乡,皆是重庆一带人,几句乡音一说,想不亲热都难。
闻程源来了,忙请入客堂,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