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一种家庭的孩子,教育不仅可以全面减免,且每个月都能拿到一定的补助金。
那就是军伍家庭。
除了教育有优待外,王新这个新政权下的军伍家庭,在很多方面都有补给政策。
对于自己手下的兵,王新可谓是真的视如己出,有啥好政策都会往上面怼。
因此在王新治下,从军风气可谓是非常强烈。
今日,是幼军一校第一批学生正式毕业的日子,所以王新这个名誉校长,得来。
在王新头上,像名誉校长这类的虚衔不下百个。
各幼军学校的学生都被分为两部分,经过选拔出来后,适合从军的孩子会跨入行伍,另外一部分则会离开军校,经培训后,输入各行各业,例如:军工、政员、教育、医疗等等……
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那么的现实,刀枪不够锋锐,你将自家建设得再好,也只是给别人做嫁衣。
所以王新这里,一直都有重军功的传统,胶州百姓,更是将送孩子从军视为最为可靠也最为值得期待的上升渠道。
毕竟,自家少爷的军队,一直都是战无不胜的不是!
王新到学校校场时,太阳已经偏西。
校场上,整齐地排站着一千多个孩子,哦不,应该说是少年郎。
当王新带着秦傲天与温录为一行人大步而来时,这一批毕业的孩子,在校官的一声令下,全部单膝跪伏,右拳平于胸前。
齐呼:
“为少爷效命,此生无悔!”
“为少爷效命,此生无悔!”
对于这样的场面,王新已经不像刚穿越时那样悸动了。
封建社会,封建王朝,该跪就跪,该行礼就行礼,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不这样做反而显得生疏,不亲近。
名义上这些孩子,都是靠王新抚养长大的,视为名义上的干儿子都不为过。
如今,他们要加入军旅,日后自然也需要王新提携和扶持,所以在忠心效命这点,死士,怕是都不及他们。
等这批孩子进入军中之后,等他们逐渐成长到一个个营团军官时,王新下面的军队,将会更加地忠诚且一直凝聚在王新的身边。
看着眼前这些跪伏在自己面前的少年郎,王新心里有些感慨。
放在后世,三十岁也能被叫做不懂事的孩子。
但在如今,这些少年郎已经背负着自己的使命要投身行伍了。
在见礼完成,起身后。
王新与秦傲天、温录为给这些少年郎们,一一颁发胸牌与军衔。
温录为负责发胸牌,秦傲天负责发军衔,王新则在最后与每一个少年郎寒暄,并且拍肩以资鼓励。
人虽然很多,拉出去都快赶上一个团了,但王新却不觉得累。
待所有程序完毕后,王新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这些眼中带着期望的少年郎,大声说道:
“你们,都是我的好孩子,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
我相信,今日,你们以我为荣;明日,我将以你们为傲!”
“为少爷效死!”
“为少爷效死!”
王新负手而立,看着面前的这些激动异常喊着为自己效死的少年郎们,心里,无比的感慨。
在这之前,王新最大的骄傲是改变了这个世界,解放了堕落腐朽的大梁,让许多平民百姓不受饥饿严寒,让周围各国忌惮畏惧。
这一切都足以自傲,但那更像是开卷答题,结合历史与后世的认知,解决一个个问题。
点科技树大力发展军工,从而降维打击周边各国。
而在今日,就在这里,王新找寻到了真正的一种感动。
比改变大梁命运轨迹,更值得自己自豪,那就是收养这些孩子,让他们有成长长大的一天,这些热血的少年郎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