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剩余食物的出现,为蓄养动物提供了条件,慢慢开始了物种驯化,畜牧业随之出现。进而催生了农耕王朝。
得马匹驯化之功,带来重大转变,游牧业真正遇到极大发展,游牧民族对农耕王朝的战争出现了。
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战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字上:成本。
游牧者的生产、生活、战斗单位都是统一的,一个部落就是一支人马,几十个部落集合起来就是为了抢东西的,于是它的组织成本和后勤成本,尤其是后者,几乎为零,而不论抢到多少东西,打仗对于他们来说赢了就是净收益,输了大不了散伙开溜,留待余年。
王朝的战争则几乎是净消耗,辽阔的疆土带来了高昂的后勤成本。
当时的农耕王朝有家底,耗得起,出兵横扫了草原,可是它却无法实现长期的占领,更不可能实现稳定的经营统治。
这是因为两个方面,首先是统治逻辑不兼容,地理环境限制住,游牧人员影踪不稳,其人难寻,加上财政制度、税收制度在草原上亦不符合逻辑,自是无法长期驻军,另一个还是成本问题。
直到历经无数次战争摸索与实践之后,农耕王朝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扩张的天花板,这个天花板的高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适宜农业耕作的地理边界,其次是适合治理模式的人文边界,前者在自然上进行了限制,后者在逻辑上进行了限制。”
卢素见众人听得入神,可话题敏感,不禁猛用眼色示意她不要多说,周清滌正当气头,视而不睹。
“一切直到修真者的出现,开始控制烈焰鹰,拥有了极强的机动能力,进而储物袋的出现,更大大压缩了运输成本。
农耕文化的版图,自此获得惊人的扩张。周边蛮荒地区逐渐被开发,聚居在当地的异族开始兴起,中原王朝的控制力度逐渐下降。
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只得相互妥协,各个王朝不断的设立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来管理各地疆域,但是对外扩张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不断扩张,然后继续设立节度使,使节度使越来越多,权利越来越大。
随着各个大小王朝的碰撞、兼并,豪门士族逐渐兴起。在豪门士族压制军人力量的时候,皇帝还可以用分封诸王和重用外戚的方法来制衡豪门士族,可等这股力量逐渐消亡,诸王和外戚也很难与军人力量竞争。
而文官集团受到修真者的压制,始终无法成长起来,豪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成为一句空谈。
力量角逐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朝廷打算扳倒葫芦,那么瓢自然会起来,反之亦然。
朝廷制衡天下的不二法则,永远都是构建各种权力系统的平衡制约。而构建权力系统的关键点在于,权力的各个关键节点都必须足够冷静,否则无论权力系统构建得多巧妙,也总有突然被打破的时候。
一切权力格局都是现实实力博弈的产物。透视社会,可通过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可惜的是,所有的藩镇践行的都是强势的狼性文化,故而想要靠某人或某些人的道德水准提高社会组织性和积极性,纯属天方夜谈。”
现场一片寂静,最后一句话令申屠麓浓眉大皱。
“啪啪啪!”
掌声响起,申屠烈豁然站起身,道:“一切权力格局都是现实实力博弈的产物。周姑娘说得太精辟了,深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