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一直都觉得,泰山封禅这事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够拒绝,朕当时也很心动,哪怕是在玄成的劝诫之下放弃了也是一样。”
“但是,昨日驸马的一席话说得朕是体无完肤。”
听李世民说到这里,不清楚事情缘由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冯智彧,其中以魏徵的速度最快。
而且,魏徵不单单是看着冯智彧,他的目光中更是充斥着满满的欣赏。
似乎是觉得……找到了知音?
“驸马说他不反对朕去泰山封禅,但那要等到做出成绩之后。”
“朕本以为拿下突厥,让草原各部尊朕为天可汗就足以达到这个程度了,但是驸马却说这远远不够。”
“他说朕要等到在意义上超越始皇帝,在疆域上超越汉武帝,在内政上超越汉光武帝,最不济也要超过前隋文帝。”
“陛下,臣认为驸马言之有理!恭喜陛下再获贤臣!”魏徵再次站了起来,丝毫不顾及李世民这个皇帝感受。
“呵呵,在这一点上玄成你倒是和皇后的看法一样。”李世民笑了笑,然后示意魏徵坐下来。
“皇后说朕如今外有玄成,内有驸马,大唐百年之内可安矣。”
“可今日朕带你们来并不是要论功过的,也不是为了议政,而是为了教子。”
“高明,进来!”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李承乾慢慢的从门外走了进来,似乎是早就受到了李世民的嘱咐,直直的站在了冯智彧的面前。
“他日,待朕百年,尔继朕位之时,智彧于你就如同今日玄成于朕,如同辅机于朕。”
“尔可明白?”
“儿臣明白。”李承乾脆生生的应了一句,然后对着冯智彧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
“父皇!”冯智彧直接跳了起来。
若是四下无人的话也就罢了,他自认对李承乾的帮助不小,这礼他就受了,但现在不同。
长孙无忌和柴绍这种外戚就罢了,房玄龄、杜如晦这种心腹之臣也就罢了,但在场的人太多了。
“坐下吧,这礼是你应得的。”李世民缓缓地坐在了主位上。
“高明,你也坐下。”
“今日朕来还有第二件事,就是昨日驸马提起的粮价和白叠花一事。”
“辅机,这事你清楚,你说与大家听一听吧。”
长孙无忌似乎是知道李世民的一切布置,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直到李世民点到他的时候他才站了出来。
没有理睬冯智彧投去的目光,长孙无忌走到中间,把昨天冯智彧说的那些话重复了一遍,也罢大唐现在的情况着重的讲了一遍。
显然,这事对于除了长孙无忌之外的其他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们的眉头也随着长孙无忌说得越多也就皱得越紧。
当然,冯智彧不在此列。
对于这件事他是有办法的,只不过这个办法可能没有那么的好,但却也是他能想到的,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而且此时他的目光也不在长孙无忌的身上,自己提出来的问题现在被别人复述着,没什么好听的。
他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似乎,这是李承乾第一次参与到如此直接且重要的议事中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