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招皇帝待见,下不招百官待见,属于里外不是人的那种。
“玄成所言甚是,允之。”李世民点了点头,威严的声音传遍了太极殿。
这么说话不累么?
“各地义仓都要做好准备,一旦旱情延续、周边义仓粮食储量不足之时要及早的从别处调动。”
“冯智戴!”
“臣在!”二哥愣了一下,然后才站了出来。
他来到长安之后就没遇到过什么事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不受重视的散官,毕竟当初是为了安抚岭南冯氏才有了冯智戴的今天。
但是不曾想,这次李世民竟然点到了他。
“朕命你带兵三千,奔赴上述六州协助赈灾,避免发生灾民哗变的情况。”
“臣,遵旨!”冯智戴躬身作揖,接下了李世民的任命。
“除此之外,尔若发现无论是地方还是运输的官员有发生私吞赈灾粮的情况,朕允你先斩后奏之权!”
“谢陛下!”
本来还没什么,协助赈灾这事儿并不是什么好活儿,所有人都觉得冯智戴这次是要倒霉了。
但随着李世民后面的话说出来后,形势就完全的转变了。
冯智戴也从众人眼中顶缸的变成了极受恩宠的红人。
别的不说,单单是先斩后奏这四个字就不是随便说的,这代表着李世民对冯智戴有很浓重的信任,不然的话断然不会把这个权利下放给他。
有些人电视剧看多了就总以为这是很常见的,但殊不知这权利真的不能乱给,万一所托非人,那么就会成为佞臣诛除异己的利刃。
到时候,对朝廷的伤害就难以估计了。
“戴胄!”李世民并不知道众人的想法,虽然多多少少的能猜出来,但这对他没有什么影响。
“臣在!”戴胄躬身走出。
“尔为户部尚书,赈灾之事你首当其冲,现命你将国库以及长安周边义仓的情况汇总起来,明日之前交与朕!”
“臣,遵旨!”戴胄面色一苦,但不得不硬着头皮接下来。
国库和义仓,这两样都不是什么小事情,弄得不好他的仕途就走到头了。
就算是经历了李恪和李泰兄弟俩的洗礼,现在的户部还是存在着贪墨的情况,虽然已经轻了很多,但消失是肯定不会的。
而且如此大规模的账目筛查肯定会查出来一些缺漏的地方,现在就是要看这些窟窿加起来有多大了。
若是小一点,尚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还好,如果超过了……
“自今日起,但凡是灾情相关的奏折在抵达长安之后必须在半个时辰内抵达中书省,中书省诸卿要优先审理。”
“进入中书省后,一个时辰之内必须审理完毕,然后递交到朕的案上!”
“是!”魏徵这个中书令带头躬身称是。
“好了!今日就这一件事,其他事情若不是紧急之务就稍稍放一放,一切都以赈灾为主!”
“退朝!”
说罢,李世民站起身来离开了。
今日早朝从头到尾就说了这么一件事,由此可见李世民有多么的重视了。
毕竟,从贞观元年就开始有自然灾害,到今年的贞观六年为止也只有去年才安稳一些。
这让李世民这个相当重视名声的皇帝怎么能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