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贞观二年蝗灾的时候李世民就赦免过一些死囚,但那些都是关中受灾地区的,算不上是大赦天下。
其他的诸如皇帝或太子大婚,不过必须是头婚,这之类的事情也会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就没必要了吧?”冯智彧有些迟疑,但还是说出了不同的意见。
“当然了,大赦天下是好事儿,但却不能随便来,也不能频繁地来。”
“高明和代玉的婚事虽未确定,但谁都知道不会太远了,如果您现在因为我和丽婉的孩子大赦天下,说倒是能说得过去,但等高明大婚的时候您还要再来一次吗?”
“如此频繁,这不免会显得有些儿戏,会让人诟病的。”
冯智彧不想让自己成为目光所集结的地方,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承担这些,所以他宁愿不要这份“殊荣”。
但其实,这真的不过分。
冯智彧在百姓心中的声望不是一般的高,单单是贞观二年的那四十万石的粮食就足以达到万家生佛的地步了,更别说后续冯智彧所做的那些了。
新粮种,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这会让以后的百姓也会是不是的提起他,而且随着侯君集的伏法,收地一事也被宣扬开了。
现在收地之策是冯智彧提出的这件事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现在剩余的那些世家贵族虽然仍有微词,但木已成舟,他们也就是牢骚一下罢了。
但在百姓们的心目中,冯智彧本就高大的形象再次拔高了不少。
“你这么说的话倒也是……”李世民点了点头,有些犯难。
太子大婚大赦天下是一定的,但他现在又想做点儿什么。
“父皇,要不这样吧。”冯智彧看着老丈人有些为难的神色,稍加思索就大概猜出了其想法。
“大赦天下肯定不行,这要留给高明大婚的时候,您这次到不如来一次测试。”
“测试?”李世民有点儿没反应过来,而且冯智彧说的有些太过于跳脱了。
大赦天下和测试完全不搭噶啊。
“儿臣觉得您可以挑选一些死囚,就选那种已经定罪但却没有行刑的,而且必须是没有反转的那种。”
“您就说先放他们回家,让他们在临死之前见一见父母亲人,也交代交代后事,在来年春天再让他们返回然后行刑。”
“对于老老实实地返回等待行刑的人儿臣觉得他们并非是十恶不赦的,他们应该还有救,您可以赦免或者减轻他们的罪行。”
“但若是他们借此机会逃跑,那就直接让人下达命令追捕,若是其亲朋好友存在隐匿、窝藏等情节的也一并责罚。”
冯智彧的这些话都是照搬历史上李世民所做的事情,但对于现在在场的这些人却是新鲜的,这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太傅所言让老道感触颇深,现在看起来,老道当初选择留下或许是一件幸事。”
李世民还没开口,孙思邈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