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因为魏徵捂死了心爱的猎鹰,这事儿可能几乎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
很多人看到的是李世民为了魏徵捂死了自己心爱的猎鹰,但实际上冯智彧记得是李世民害怕让魏徵看到他在玩儿鸟所以才放到怀里,时间长了就被捂死了。
所以啊,这魏徵的轴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也不是一般的轴,轴到了李世民这个皇帝都不愿意面对。
说害怕可能有点儿过,毕竟李世民再怎么说也是皇帝,所以冯智彧觉得可能是烦这种情绪更多一些。
“魏相,其实小子有个小建议,您每天都事务繁重,不妨每日抽出来两刻钟的时间好好的休息一下,出去逛一逛放松一下心情,然后再回去工作。”
“动物都知道累了要休息,而休息之后精神会更加饱满,在那种情况下工作效率也更高。”
“您若是不信的话可以去问问孙思邈道长。”
冯智彧微笑着用软刀子给老丈人解围,同时还搬出了孙思邈这座大神。
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了,魏徵就不懂吗?他当然懂,只不过他习惯了这样罢了。
若是别的人要求李世民这么做的话那冯智彧一定会毫不客气地怼回去,但若是魏徵的话冯智彧就只能软着来。
原因无他,魏徵这家伙是真的工作狂,不要命的那种,冯智彧还真没法反驳他,毕竟人家都已经以身作则了。
而且魏徵这种人不仅是敢于上谏,最重要的是他这个人为官还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其实历史上敢上谏的人并不少,但鲜少有人能像魏徵这样留下这么大名声的,这里面并不只是官职和胆量的区别。
魏徵虽然不是言官,但和历史上的言官差不多,都是以上谏闻名的,而言官这个职位就有意思多了。
历史上言官最出名的时候是明朝,前期倒还好,到了明朝中后期言官甚至一度成为了让皇帝也害怕的存在。
比如万历皇帝,他有一次在宫里嬉乐,忽然听到巡城御史的喊声,吓得他赶紧让人叫停了演戏的人,后来也是他自己亲口说是因为害怕言官上谏。
不过就算是那么出名的的职位,历史上能够以上谏出名的人却不是很多,零零星星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已,魏徵就算是在后世最闻名的了。
比如谁知道夏朝的关龙逄?
所以说魏徵的出名不仅仅是他能上谏,也因为他的上谏都是有道理的,甚至让后人一听说谏臣就能够想到他。
不是说言官就做不到魏徵这种程度,相反,言官中上谏的比比皆是,在言官实力最强的明朝甚至经常会有死谏的情况发生,但不说全部,可能绝大多数的谏言都是有私心的。
为啥?为了名留青史呗!
很多人上谏的事情其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甚至是吹毛求疵的那种,为的就是留下一个好名声,偏偏皇帝还不敢那他们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