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其实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只有冯智彧的最后那句话才是真正的问题。
整个朝堂上下就没有人把草原真正的当做是大唐的领土,也没有人把草原的牧民当做是大唐的子民,所以他们是不会允许把粮食这种东西放给草原的,更何况还连带着种植方法、器具以及增产方法。
就算是暂时有人原因相信草原牧民,但其心里一定还存在着那种担心草原复辟的心里存在。
所以,冯智彧也没办法。
明明手头上有更好更快的方法,但却不得不弃之不用,转而去选择见效更缓慢的方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冯智彧也同样不信任草原。
他信任草原的牧民,因为那些牧民和大唐最底层的百姓是一样的,他们想要的不过是最基本的温饱而已,但只要有人就会形成社会,只要有社会就会有等级。
哪怕在之前李世民已经把草原上的官员和贵族全都打散派去了全国各地,但只要有社会的形成那就必定会产生新的阶级。
在谈到人类的时候,贪欲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有九成九的人都是属于贪心的人。
只不过,有些人的欲望很大,是属于那种才进行第一步就开始想第二步甚至是第三步的,而有些人的欲望则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在达到一个阶层并且稳固下来之后才会选择更进一步。
绝大多数的人是后者,但前者也有,而且并不是很少,只是占比不多而已。
所以,冯智彧几乎就可以看到,如果一切按照自己所想的那般进行之后,草原上率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开始剥削还没富起来的人,阶级就此慢慢形成,然后在这些人的贪欲之下慢慢形成反抗的火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冯智彧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哪怕是羊毛、口蘑等产业链相继发展了起来,甚至是已经开始解决草原牧民的子女读书问题了,他依旧没有执行这个计划。
因为他知道,一旦计划开始了就绝对没有终止的可能,而一旦一切按照他最不想看见的那样发展下去了,日后再想把草原攥在手里那可就难了。
没有粮食产业的草原尚且跟中原纠缠了一千多年,谁能想象当草原有了稳固的粮食产业后会是个什么样子。
别说火器,火器也不是无敌的,更何况现在的情况导致冯智彧制作出来的都是最原始的那种火器。
看看明朝,在永乐大帝那样的征伐强度下,草原各部依旧还能负隅顽抗甚至打的有来有回,明朝就没有火器吗?
“你说得对。”冯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在岭南的名声很好,这得益于他对岭南的治理很是出色,因此他自然不会看不到冯智彧能看到的东西。
把粮食放给草原,那就等于是通敌叛国了,甚至可以说是背叛了整个汉族。
“所以啊,我虽然有办法但也跟您说没有办法,因为这个办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人可以保证草原永远都不会复辟。”
姜云志感觉到了自己妻子那担心的眼神,转头回以安慰性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