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人!”冯智彧笑眯眯的伸手示意了一下。
事实上,这只是冯智彧的设想,而且这是已经步入成熟的蒸汽火车所能够达到的速度和载重量,以大唐现在的条件不是不能建造铁路,也不是不能制造蒸汽火车,但想要一步登天还是不现实的。
但是在冯智彧想来,再怎么不济,这些数据的一半是能达到的吧?
每个小时行进五十公里,能拉四万人,这个要求不高吧?
“您要知道,如果这条路修成了,那么就算是草原发生民变,我们就可以做到几乎是朝发夕至,而且就连后勤补给也不再是难题。”
“就算退一万步讲,在草原上的战争就算是失利了,我们也可以及时派出增援。”
“这样的一条路,您要不要修?”
冯智彧的语气中充斥着满满的诱惑之意,李世民也不是听不出来,但是他就好像是完全没在意的一样。
“当然要修!”李世民斩钉截铁地说道。
到现在他也算是知道了冯智彧所谓的办法是什么了,有这样的一条运输线路在,草原的问题真的就不再是问题了,而且还远不止如此。
若是有了这么一条路,别说是发生战争了,就算是平时那些草原上的官员或者后续发家的商人们也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因为真的说不好哪天朝廷的人就在家门口等着拿你下狱呢。
但同样的,正如冯智彧所说的,要修建这么一条路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在是太大了。
先不说要增加铁器的生产,还要征集很多民夫开山凿石,最后还有冯智彧说的那个专用这种道路的车头,这些都是问题。
换个角度来说,就算是这些都解决了,那么后期的维护呢。
谁都知道铁器遇水是会生锈的,既然是修路,那肯定就是暴露在外面的,天天风吹日晒雨淋的,以后的维护也是个问题。
但即便是这样,李世民还是认为这路要修,不仅要修,还要修到大唐各地去!
“啪啪啪……”冯智彧为坚定敢说的老丈人鼓起了掌,但嘴上却丝毫没有留情。
“那我们就来算一笔账。”
“先不说别的,咱就按照安抚和稳固草原来算,从长安到胜州要修一条吧?而且还不能是单向的,必须是双向的,为了保证一去一回两条线同时运作,这就是两条路。”
“两条路需要四根铁轨……哦,铁轨就是我说的这如同横梁一样的实心儿铁柱子。”
“从长安到胜州,大略计算怎么着也得有一千五百里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一千五百里,只多不少。
“那您知道要修这么一条路的花费有多少吗?我可以告诉您,一尺长铁轨的标准规格是六十五斤。”
尺是这个时代的计量单位,大约是一米等于三尺。
“能算出来吗?”冯智彧看着一脸懵逼的老丈人,脸上忍不住的露出笑容。
“我直接告诉您吧,一千五百里是差不多一千五百万斤的铁!”
……
李世民已经麻木了。
一开始冯智彧说这件事情不简单的时候李世民就多少有了一点儿心理准备,但是他实在是没想到会难到这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