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东西,一进屋,吴学道就相中了。
经手的瓷器多,不用宝光他也能大致判断一二,用宝光验证后,果然为真品清瓷。
只是不明白伙计为什么只要六十六万,难道店主判断这是仿品?
但他左瞧右看也没看出哪里有仿品的迹象。
瓶身器型周正,施釉均匀,釉层浓厚,釉色深沉且苍翠欲滴,这就是乾隆豆青釉的特点。
见吴学道皱眉,伙计以为他嫌贵,继续说道:
“清乾隆豆青釉瓷器很难得的,尤其是这种纯豆青釉,不夹杂青花的瓷器,很少见。
这件东西早上刚收来,由于下雨,光顾本店的人少,才没有被买走。
您要现在不卖,等一会儿人上来,再想买却难了。”
吴学道摸着下巴,道:“这东西的确挺好看,不过还是太贵了,十万怎么样?”
伙计眼珠一转,道:“您是不诚心买,十万也太低了,我们合都合不上。
这样,六十万怎么样?掌柜的不在,我自作主张给您降个价。”
吴学道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道:“不行,不行,这也太贵了,六十万都够买件青花了,一个豆青釉咋能卖这么贵。我再加点,十五万。”
伙计犹豫半晌,说道:“就五十八万,少一分也不卖。
跟您实话说,东西是我擅自收的,真假都得自己担着,怕掌柜的回来训斥,才降价卖。
五十八万我就赚个辛苦钱,您诚心要就五十八万拿走,不要我宁肯砸手里了。”
吴学道“纠结”了半天,见伙计就是咬死五十八万不松口,也只能付钱了。
从伙计的满眼喜色来看,收货价肯定极低,赚了一大笔。
但最大的赚头还是在吴学道这,正经的清乾隆豆青釉蒜头瓶精品,卖一千万不是问题。
来这第一天就捡漏,不得不说运气真好,也许寻找青铜方尊之行会顺利无比。
东西装盒后,吴学道没急着走,扫了一圈货架子,问伙计:“你们店里有青铜器么?”
他不打算拐弯抹角,以普通顾客身份进店,随便问问,也无大碍。
伙计沉浸在巨大分红的喜悦中,笑意盈盈的说道:“青铜器当然有,但数量不多,价格较高。”
说着话,领吴学道往里边走去。
一个较大的货架子上,中部摆着四件青铜器,四周则是普通铜器、铁器。
伙计说道:“就是这了,青铜器共四件,都是清代的,有三件铜镜、一件错金银觥。”
吴学道一阵无语,没想到伙计口中的青铜器全是清代的,当下轻咳一声说:“有没有商周或春秋战国,老一点儿的。”
伙计瞧了眼吴学道,说:“没有,那种青铜器真品除非流传有序,否则禁止买卖,交易都是犯法,我们店里没有那种东西。”
真品犯法,假的仿古工艺品可不犯法。你们没有,不代表别人没有。
吴学道说:“哦,你们没有。那...不知道哪家店卖青铜器?”
伙计用手虚指古玩街,说道:“往里走,有家永宝斋,那里专门出售青铜器。不过,东西什么样,您可别问我,我不懂青铜器。”
吴学道表示没事,笑着称了声谢,而后出了慕古堂,直奔永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