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漳城,吴学道就意识到明楼夺宝不对了。
当时猜测明楼背后的人想测试一下古董的高仿程度,后来又认定高老在给他下套。
没想到,都猜错了,高老只是在寻找一位鉴定水平较高的人。
可仔细想想,又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一是高老对吴家人的了解,比他这个姓吴的还熟悉许多,对方了解的这些信息从哪来的呢?
二是高老手里的宝藏信息断断续续,并不连贯。
比如:知道上边溶洞内有机关,但不知道具体位置;不知道供桌上的机关在哪儿,但知道壁画后的机关如何开启。
第二个疑点可以解释。金纸主人为了让得到宝藏信息的人完全相信,故意把信息说的断断续续。
但第一点还是让吴学道费解,他依旧认为高老是潜藏在暗处的寻宝势力,一直在关注吴家,恐怕对方的目的并非只是五彩灵骨。
“现在就开始吧,早点拿了东西,迟则生变。”高老指着右侧墙壁,继续说道:
“你从这边开始,哪个是假的,直接跟紫檀说,由她负责转。我从左边开始,让和平帮我。”
语气一顿,又补充道:“其余人不要四处乱走,留意大殿内情况,一有异动马上汇报。”
高老说完拄着拐杖,在钟和平得搀扶下往左去了。
吴学道和卢文泽等人小声交代几句,也开始了自己的鉴宝工作。
鉴宝对于有宝光的他来说并不难,但他不会傻呵呵的三秒一个,而是用眼角余光时刻注意高老的鉴宝速度,绝对不比对方快许多。
一面墙壁大概有一百五十件古董,都是唐宋元明时期的物件。不过真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都是赝品。
但仿造的技艺很高,如果不靠宝光,单单依靠眼力,即使时间足够,他也没有把握分辨每一件东西的真假。
装模作样看了两分钟,吴学道才指出眼前的唐秘色瓷碗为赝。
即使速度很慢,还是让紫檀吃了一惊。原本以为吴学道只是知道些机关的破解方法,没想到吴学道的鉴定水平竟然如此之高,速度比高老还要快。如此年轻,也不知道怎么练出来的。
紫檀将蜜色瓷碗转动半圈,而后又退回吴学道身侧,好奇的看吴学道鉴宝,想看看吴学道是不是有什么窍门。
可惜看了半天一无所获,吴学道鉴宝也没什么技巧,就是盯着看,然后摸一摸,就能断定真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三个小时过去了。
百无聊赖的卢文泽等人,靠在供桌边,睡得正香。
高老的手下们一部分看着殿内的篝火,一部分在背靠背抱着武器休息。
吴学道正聚精会神看一只金碗,身旁忽然传来咕咕咕的声音。
紫檀有些尴尬,她是真饿了,自打从地面下来,还没吃过东西。
普通人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对于练武的她来说,饿的总是特别快。
吴学道无甚表情的说道:“金碗没问题。”
从供桌后面的墙壁开始往右鉴宝,经过三个小时,已经看到这面墙壁最后几件东西。
转头向高老那边看去。
高老刚鉴定到墙壁中央,此时正在折叠椅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