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亦是很简单的爱情故事而已。
很多很多年前,——也许是三五十年前,也许是百余年前,总之,一切已无可考证,最初讲述这个故事的姜先生,据说也是听说而已。那时,秀乐长真天一位继承了白石真人衣钵的修真剑客,耐不住洞天中的寂寞,悄然来到红尘世间,浪迹江湖。
不久,他与一名性情爽朗的女子一见钟情,从此才明白,他到红尘走一遭,只为寻她。
可那女子,竟是族人奉献给卧龙魔君的祭品。那位魔君,是她的族人的信仰。
女子并不愿束手就擒。她最初跟在修真剑客身边,只是冀望剑客能保护她,不让自己成为魔君卑贱的侍妾。
剑客并不介意女子的利用。他爱她,护守她便是一生的职责和义务。
可惜,剑客并没能保护他的爱人。魔君的修为,更在他之上,高超的剑气,不能伤他魔身分毫。一心逃出魔掌的女子,依旧落到了魔君手中。
满心伤痛的剑客查到,只有具备了通灵精魂的玉剑,才能破开魔君的护身灵气,将他击败。所以,他来到了盛产美玉的南疆圣域,找到了禀承玉心的苗家少女,向她求助。
苗家少女爱上了温雅忧郁的剑客,竭尽所能,分别在猨翼之山和堂庭之山找到了两块已经具备自身精魂的宝玉,一块洁白,一块苍青,然后和剑客一起,寻找到铸剑堂的莫大师,请他代为铸剑。
宝玉质地至坚至硬,玉精魂更是顽强莫测。莫大师带了他的关门弟子费尽心血,无法熔铸,含恨而逝。临死前,他说,也许,只有如古人一般,诚心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相祭,才能感动得了玉之精魂,化身为剑。
他的弟子,年轻的铸剑师,禀承着师训,依旧守着熔炉,与那苗家少女和剑客相伴。为了印证鲜血是否能铸出宝剑,剑客和铸剑师不只一次将自己的鲜血大量滴入熔炉,却只能让宝玉和软,始终不能成形。
剑客绝望之下,日日买醉;却在某日醒来时,失去了那一直苦守着自己的苗家少女踪迹。
而铸剑炉旁,铸剑师望住跃然而出的雪玉宝剑,失魂落魄。为了自己的心上人,苗家少女以生命向玉精魂诚心致祭,要宝剑为剑客而生,为剑客而死。
于是,雪玉铸成,从此,只奉剑客为主人。
而铸剑师,他有一段心事,从未及说出口,也再来不及说出。他喜欢铸剑,他更喜欢看他铸剑的人儿。他决定一定要告诉那位痴情的苗家少女,他喜欢她,正如苗家少女喜欢着剑客,无怨无悔。即使在黄泉路上,他也要将,那份情,温柔诉出。
于是,苍玉铸成,从此,以最懂得宝剑的铸剑师为主人。
所以,第五幅壁画中,少年铸剑师和苗家少女都不见了,只剩下了孤独的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