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那草民就斗胆向陛下要一个尚书侍郎的职务。”贾诩依旧小心翼翼的说道。
尚书侍郎也是一个小官,甚至在俸禄上还不如县令,权力也不大,只是负责日常批阅奏章的。
以贾诩的性格,之所以选择尚书侍郎,只是为了隐没自身才能,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他现在未立寸功,曾经还是个反贼,如果贸然寻求一个高位,势必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和报复,所以考量许久,才选定尚书侍郎一职。
张明看着谨慎的贾诩,有些无奈,了解历史的他,自然是知道贾诩的才能,可既然贾诩不愿意担任高位,他也不会强求,等陈仓那边传来好消息之后,他再借此提拔贾诩也未尝不可。
相比于让贾诩前往尚书台任职,张明有一个新的想法,那便是再成立一个宫中处理政事的机构,毕竟尚书台的各位尚书都是世家之人,而且资历也很高,他缺少足够的理由罢黜这些人,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位尚书都跟王允一样,对权力如此的热爱,从而给他留下一些把柄。
张明的本意是想让贾诩牵头组建这个新机构,但今天他看着如此谨慎的贾诩,他明白了,这件事情势必会得罪尚书台的这些人,而以贾诩的性格,一定不愿意牵头做这件事情。
“既然如此,那朕便允你这个尚书侍郎的职位,朕希望你能够认真的完成任务。”
“谢陛下,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嘱托。”贾诩面露笑容的说道。
“崔明,你带着贾诩前往尚书台,将朕的意思传达给尚书令。”
“是,陛下。”
崔明带着贾诩朝着尚书台的方向走去,从今天开始,贾诩便正式成为了一名尚书侍郎。
自从上完早朝之后,皇甫嵩便积极的投入到了军部的建设之中,虽然之前和陛下交流了许多关于军部的设计,但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不比作战轻松。
很快,皇甫嵩便遇到了第一个问题,那便是军部地址选在何处?
选地址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情,尤其是像军部这般位高权重的机构。
皇甫嵩问了手下的亲信,都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答案,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准备进宫询问陛下,毕竟设立军部是陛下一手提议的,他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执行人。
“来人,备车,我要前去宫中。”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通报,皇甫嵩抵达了高门殿,此刻的陛下正在批示着奏章。
张明放下手中的奏章,晃了晃手,批阅奏章实在太累了,看来建立宫中处理政事的机构需要提前了。
“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麻烦陛下。”皇甫嵩有些焦急的说道。
建设军部不是一件小事,但皇甫嵩却很着急,他之所以着急,主要是因为军功处是军部的下属机构,军部没有建成之前,军功处就没法运作,军功处没法运行,将士们的赏赐也就无法发放,作为一个将军,怎么能不急。
“皇甫爱卿,请说。”
“陛下,臣想问一下,关于军部建设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军部应该设置在何处?”
“设置在南宫。”张明毫不犹豫的说道。
军部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机构,所以张明的想法是,最好能在他的眼皮底下,高门殿也在南宫,这样的话,以后军部发生什么事情,也可以尽快的向他传达。
“是,陛下。”
等到答复的皇甫嵩很满意,他之所以犹豫不决,就是因为这个机构太过重要,只有拿到陛下的同意,他才能够大大方方的在南宫布置。
皇甫嵩虽然已经是骠骑将军,位列三公,但他依然是一个外臣,想要动南宫的布置,必须得到陛下的同意,否则就是谋逆的行为。这一点,皇甫嵩心知肚明。
“来人,将朕的令牌交给皇甫爱卿。”
“是,陛下。”殿中宦官应声道。
皇甫嵩拿着陛下的令牌等待着下一步的指令。
“皇甫爱卿,朕允许你将明光殿作为军部的地址,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凭借此令牌调用南军的禁卫配合你的工作。”
“是,陛下。”
皇甫嵩拿着陛下的令牌便出了高门殿,他以前在宫中做过议郎,那时候就是在南宫值班的,所以对于南宫的布置还是比较熟悉的。
明光殿坐落于南宫的最外围,紧邻着司马门,这个位置还算是不错,出去办事也方便。
有了陛下的令牌,皇甫嵩接下来的布置就顺利的多了,明光殿本来就是一座完好的殿,长安宫中其实有很多殿,但却没有太多办公的官员,尤其是明光殿,一直都是空置着的。
一天时间不到,以皇甫嵩的办事效率,便已经完成了明光殿的改造,其实也没什么需要改造的,因为明光殿最初的目的就是用来办公的。
皇甫嵩在明光殿中暂时设立了四个部门,一个管后勤的,一个管军功的,一个管训练的,一个管兵员的。当然这四个部门的设立,他都前往高门殿汇报了一下。
张明很满意,没想到皇甫嵩居然能够举一反三,一下子便想到了其余的几个部门,虽然这些部门比起后世而言,都非常的粗糙,但毕竟已经有了开始。
这一天,尚书台传来了一条重要消息,河东郡地区告急,各地县令都发来了告急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