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作为九卿之一,办公场所也在南宫处,只不过由于少府主要是管理皇家钱财和手工业的地方,所以与外界的交流最为联系。
同时少府之内还设有工官,有盐官,铁官,织官等等,这些官署分别从事铁具、铜具、铸钱、纺织、衣服、陶具、玉器、兵具、漆具、木具、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船只、彩绘、雕刻等的生产,可以说,面面俱到。
张明之前在董卓擅权的时候,曾经多次前去少府,寻求一些有趣的玩意,不过自从他掌权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少府。
皇宫之内,唯独少府所在区域是最贴近民生的,所以他们的办公场所也是最偏的,而且少府的官员地位也不高,部分工官的地位和俸禄还不如小县的县长。
天子车驾很快便抵达了少府门前。
以往张明虽然也经常光顾少府,但从未如此大张旗鼓,毕竟之前他来少府只是为了淘一些好玩的东西,而这一次是来商议正事的。
在张明等人进入院内之后,少府令小跑着走了过来,如今的陛下已经不再是当初淘小玩意,而且还严重受到限制的陛下,所以少府令自然不敢怠慢。
“陛下,不知来此所谓何事?”少府令恭敬的说道。
张明边走边看着四周,少府所在的院内有多处园子,每一处园子应该都是一处手工处,这些园子里面的官员各司其职,都在为皇宫赶制着一些必要的产品。
少府院子中间则不断的有工官左右穿行,这些工官有的从外面带来采购的物品,有的则将一些物品交给其它大殿的官员,井井有条。
这些工官虽然也在皇宫做事,但无论是着装还是精神状态,都与其它大殿的相差甚远,张明看的出来,这些工官在面对外来的官员时要卑躬屈膝的多,甚至被其它官员指点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而且这些工官精气神很差,虽然事情做的有条有理,可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多少有些麻木。
也是,同样都是皇宫内的官员,唯独这些工官的地位最低,任何一处其它官员都可以欺负这些工官。
张明跟着少府令很快便走到了后院大厅,这里是议事大厅,皇家的任务主要在这里与少府令进行对接。
“少府令,你这里有与农业相关的工官吗?”张明看着院子里走来走去的工官,调过头向少府令问道。
“农业?”少府令疑惑的看着陛下。
“陛下,农业的事情是大司农负责的。”少府令恭敬的说道。
“朕刚才说的有些让人误解,朕的意思是你这里有没有工官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比如生产犁具的,比如制作翻车的?”张明解释道。
少府令这才恍然大悟,只是这些东西并不是宫中所需的,所以虽然也有一些工官在做这些,但其实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陛下,臣这里的确有一些人之前做过这些东西,不过由于与宫中之事无关,所以臣让他们停止了。”少府令摇了摇头说道。
张明真想骂人,这种对农业生产力有帮助的研究,居然被少府令给叫停了。
不过生气归生气,现在也只能重新再来,毕竟少府令的初衷也是为了宫里,谁让宫里根本就用不到这些农具和水车呢。
“少府令,你去将之前那些做农具和水车的工官都叫来大厅,朕要亲自与他们交流一下。”
“是,陛下。”
少府令说完便离开了议事大厅,吩咐手下将曾经研究过农具和水车的工官全都叫到此处。
一会儿时间,张明就看到了两个人来到了议事大厅,他们整理了一下衣服,擦拭了手,随后毕恭毕敬的问礼。
“朕问你们两个,为何心生制作农业器具的想法?”张明问道。
两个人扭扭捏捏,都不敢先说话。他们的地位本就不高,如今面对的还是天子,更不敢擅自说话。
“直说,朕饶恕你们的罪过。”张明笑着说道。
“小人名为毕岚,家中在长安城外有数百亩农田,今年小人的父亲曾跟小人说,因为去年一个冬天都没有下过雪,所以今年很有可能会是大旱,因此嘱咐小人看能不能有什么办法。”
“小人虽然不是农夫,但对农业也有些了解,所以对父亲的说法有些赞同,因此小人就想着能不能做出一种水车,从河流中取水灌溉农田。”
“后来,小人还真的研究出一种水车,能够从低处运水向高处灌溉,不过有些粗糙,但是小人相信只要继续做下去,小人一定可以做好。”
毕岚越说越兴奋,他很小的时候跟着父亲种田就有此种想法,后来进来皇宫作为工官,趁着闲暇时刻,就进一步完善了想法,直到今年可能遇到大旱,就将心中的水车做了出来。
“好,好,好。”张明抚掌说道。
“你呢?”张明看向另外一个大汉。
“小人,名为蒲元,本是铁匠铺的一个普通工人,由于打铁技艺高超,就进了皇宫成为了一名工官。”
“就在前不久,小人的父亲希望小人能给他打造一些好的农具,小人觉得顺手的事情,便开始打造,结果在打造的时候,小人发现现在的犁具不够结实,特别钝,所以就稍加改造了一下。”
相比毕岚的兴奋,蒲元并没有太大波动,因为在他看来,农具的制作手艺实在太差,与兵器相比,简直是暴殄天物。
虽然东汉时期已经有了大量的铁制农具,但是农具的质量普通不如兵器所用的铁,这些普通的农具,虽然也可以完成耕田的任务,但所耗费的民力却极为夸张。
“走,朕去看看你们所做出来的东西。”说罢,张明便让少府令在前面领路。
少府令虽然阻止了这两人继续研究下去,但已经做好的东西还是有一些放在原处。
张明首先来到的是蒲元的场地,这里是一座铁匠铺,听少府令说,宫中侍卫的精锐武器大多都是出自蒲元手中,其制作手艺之高,少府令都不得不钦佩。
蒲元从角落里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之前打好的一些农具,有锄头,有铁锹,有犁,有耙,有镰刀,丰富多样,如果不是少府令的阻止,可能蒲元还会打造更多花样的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