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步卒也然赶到,顷刻之间,数十台投石机森然林立,一将缓缓出阵,金丝溜边的帅旗紧随身后,微风吹过,扬起火红的穗丝,那将脸色冷峻,身如标枪,锐利的眼神扫过长安城头,停于城楼上的“魏”字大旗上,露出一丝不屑,脑袋微斜,手中钢枪随意地架于马背之上。
“城上魏军听着,我乃荆州李文!”李文说完有意识地停顿了一下,只听得城头上一片嗡嗡细语,魏军士卒纷纷交头接耳。
曹遵未及喝止众军,李文不失时机地亢声又道:“曹真于陇山屡败,气急败坏卧床不起,司马懿立足未稳,便被我家诸葛丞相大败。丞相命我引两万精锐来取长安,你等早早投降,可免生灵涂炭,否则战端开启,你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曹遵听着着急,强自怒喝一句:“放屁!我大军二十万在陇山岂会说败就败,又岂会无一人一马前来报讯,你休想使诈。”这话说得很有些苍白无力,魏军士卒嗡嗡之声越发大起来。
李文冷哼一声,一副懒得与蠢人言语的神态,手举钢枪,“咚、咚咚、咚咚咚。。。。”低沉的战鼓声霎时响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急促,声声不息让人不知还能有多急促,心狂跳、气急喘。
正抓狂之时,战鼓声倏地停了,蜀军齐喝,“嗬!”霎那间震动心魄,似乎天边都听到了回响。
“滴踱”声起,数百铁骑奋蹄撒向两侧,一阵低沉的隆隆声泛起,震得耳膜难受,数十台投石机缓缓逼近。李文钢枪“呼”地挥下,刺耳的啸叫声,再“咚”一声巨响,城墙巨震,余波一直蔓延到地面上,地皮也微微抖动了几下。紧接着连成片的巨响接踵而至,将一块块十几斤重的巨石砸向城墙。
石块与城墙相碰,一时间碎屑纷飞,如怒箭般射向各个角落,长安城多年未经战争,士卒百姓承平已久,何曾见过这等阵仗,是以投石机虽伤人不多,仍给长安城造成莫大的恐慌。
曹遵伏低身子躲避,心里恨骂不已,本以为引万人守长安坚城是个美差,没想到前方二十万兵都是草包,那个司马懿更是个大草包,曹真大将军还能抱团稳守,换了他竟给蜀军打得不知输成何样,还让蜀军精锐杀到长安城下,若不是国家法度森严,弃城者杀无赦,老子早跑了。
李文望着曹遵及一众魏兵狼狈躲避,望着城墙泛起星星点点白斑,再次举枪示意,收兵回营。临走之时,大喝道:“城上魏军听着,给你等三日时限,若你等不降,玉石俱焚。”声壮雄威,风吹之下,战旗猎猎,李文发丝飘飘,端的是威风凛凛。
李文回营,众人畅快,围着李文七嘴八舌,见李文脸色沉凝,有些不解。李文缓道:“三日内,我以六千兵扎下万人大营,复以本军每日更换服色,夜出昼归,再扎下左右两个大营,正为虚张声势,孙子曰:‘重柔之兵,则譟而恐之。’今日观之,虽达目的,曹遵及魏军尽皆恐惧,然魏国法度森严,其必不肯降。”
众将面面相觑,应龙有些不耐问道:“那将军为何还允他三日之限,明日直接干他娘的。”
李文苦笑了笑,摇摇头道:“长安守敌有万人之众,我军方六千,且携带粮草不多,不可强攻。”
应龙一时间脑袋转不过来了,愣愣道:“那,那将军,这不行那不行的,我们辛苦穿行子午谷,只为了吓唬一下曹狗?”
李文被应龙的耿直逗乐了,本来冷凝的脸微露笑意,“岂能如此便宜曹魏,既来之,不狠狠咬下曹魏一块肉来怎么行?只是长安不能遽下,诸位便辞不得艰险辛劳矣。”
众将或兴奋、或严肃,均齐声应道:“愿追随将军,万死不辞!”帐内烛光被话风激荡得摇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