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宝八载朝政的格局,李玄还是略有所知的。李林甫一系经过十余年的经营,在朝中已是根深蒂固。陈希烈资历虽老,可惜此公向来不善结党营私,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好好先生。杨国忠毫无疑问是一个政坛新秀,他背后的势力,当然是谁都知道,正是皇上数年来恩宠有加的贵妃杨玉环。朝中大部分的官员,对这种依靠裙带关系而登上高位的人,都是嗤之以鼻的。
关键是要把握住皇帝李隆基的心态!眼下皇上既然能搞这个廷辩,就说明李隆基的心底深处,对眼下的朝政有所不满,而要想做某种程度的改变。
李玄此时只觉热血上涌,当着当朝衮衮诸公,他今天要么一鸣惊人,要么颜面扫尽!这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冒险,成功失败,只在一搏!
也许,这一搏,可以改变世间很多事情!不管怎样,拼了!
李玄吸了口气,挺身出班,朗声道:“臣剑南李玄,躬逢盛世,又沐皇恩,敢以一得愚见,上达天听,就教当世诸公。知不敢不言,言不敢不尽,若有悖谬之论,荒唐之词,还请圣上勿罪,诸公勿怪!”
李玄一上来就摆出一副硬中有软的架式,点明这本是一场辩论,谁都不能上纲上线,这样他才可以讲真话。
李隆基听了捻须点头道:“李卿只管放言,朕自有主张!”
皇帝都说了这话,下面的六部九卿们哪里还敢放言,只是心里都是颇不以为然。
李玄接着便道:“春秋之际,大争之世,百家争鸣,诸子纷呈。其中老庄道家,实乃百家诸子之中,煌煌巨擘。孔子见老子,归而告子路曰:恍恍忽,见首而不见尾,其犹龙乎?此语不言自明,孔子以老子为师,道在儒先,自不待辩!
及至秦呑六合,江山一统,重用法家,更有焚书坑儒之举。而刑法峻刻,暴政如虎,后人以暴秦目之。此实非法家之害,其害在于二世贪暴,所用非人,故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汉初用黄老之治,故有文景圣世。太史公论六家要旨,独重道家!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世间方以儒家之术,为治国之道。然儒家之学,果能治国乎?抑或,先秦诸子之说,除孔孟之学,其余皆不足以治国乎?
我大唐自高祖开国以来,向来崇道。得太上老君之佑,本朝国泰民安,国力鼎盛,此千古未有之盛世也。然身为臣子者,当居安思危,以期圣朝永续,民生丰泰!
由此可见,我李唐之世,实未以儒家为本,而是以道家为本!”
其实,李玄心里明白,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其实都不是主要的问题。中国的问题是“人治”,皇帝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因而造就了几千年的独裁,儒家只不过是独裁皇权的一个附庸!但是,这种当廷论辩,自然不能把矛头指向皇帝,所以他先声夺人,先讲历史传承,指明了孔子问道于老子,那么儒家圣人孔夫子,就是老子的学生辈,将孔圣人的地位给拉下来一截,又借了太史公司马迁之口,指明先秦诸子之中,道家最大!再借着李唐崇道的机会,将道家放在儒家之前,抢占有利之机。
他这番话说得气势非凡,有如江水滔滔,飞流而下,到是将满堂的圣人弟子弄得面面相觑,不敢轻易反驳。
李玄故意停顿了一下,他在等着别人出口反驳,但眼下的情形到是出乎意料,竟然没有一个人挺身出来辩论。
他看了一眼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李隆基,却见他面色平静得有如一泓清水,竟然毫不动容。
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人出班奏道:“圣上容禀:剑南李玄,轻狂放言,竟将儒学王道,贬为末流小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臣欲与之一辩!”
这人却是礼部侍郎韦见素,他为人耿直,素以儒冠自居,此时见李玄抑儒贬孔,便忍不住要挺身而出。
李隆基微微一笑道:“韦卿尽可放言,朕已经说过,今日之论,非关意气,只是论学而已,尽可各抒己见,朕决不偏袒。”
“那好,臣这就放心了。微臣以为,李玄之论大谬。孔圣人固然曾经问道于老子,但其所问之道,究竟如何,孔门弟子,并无明言。连亚圣孟子亦未言及。或许孔圣只是尊重老子,而并未以其学说为然,不然,何以未留只言片语而及道家?若仅以一言,便以孔圣人为老子之弟子,似乎有些想当然吧!”
韦见素看着李玄,面上掠过一丝嘲讽之意。
李玄只是看着他,却也不开言,心说,这种小事,却要去计较什么,根本不值一辩,否则便落下乘了。自古以来,多有道士将老子列为孔子之师,原是见儒家之说大行于世,学儒则可为官,故而有些酸葡萄心理,李玄顺口说出,只是为了先声夺人而已,并没有去较真,当下也不值一辩,这毕竟不是关键所在,李玄只想看他如何进一步反驳自己。
韦见素又道:“儒家之学,乃是内圣外王之学。先修身明礼,次尊老孝娣,再以天下为已任,治世安民,尊王重道,实是王道之学,煌煌正统,岂是扬朱墨法之学所能比拟者?若说道在儒先,虽无不可,但道家之学,用以修身养性则可,用以治国,则人人无为,天下如何可治?”
李玄正色道:“儒家大伪,天下可证: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途,唯我正宗。墨子兼爱,却被骂做无父绝后。扬朱言利,却被骂成禽兽之学。法家强国富民,你儒家骂成虎狼苛政。老庄超脱,你儒家骂成逃遁之说。兵农医工,你儒家贬为未技细学。纵横策士,你儒家骂作妾妇之道。如此张扬刻薄,出言不逊,损遍天下诸子百家!却大言不惭,公然以王道正统自居。难道这治世之道,就只有你儒家能够胜任吗?”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这个李玄,实在是太过锋芒毕露了,如此尖刻之语,这些自称圣人弟子的恂恂大儒们,哪里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