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和玉娘上得水榭,却见一个老人见了玉娘,竟是一楞,连忙上来,颤声道:“玉娘,你怎么来了?”
“大叔,我……我……”玉娘见那老者,一下子泪如泉涌,泣不成身,几乎就要跪拜下去。
“这位是?”李玄转身问高力士道。
“噢,这位便是李龟年李先生啊,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嘛?”高力士笑道。
“李龟年,鼎鼎大名的人物啊。”李玄心道,这老伶工供奉内廷几十年,实在是李隆基身边最亲近的人物呢。原来玉娘在宫中还有不少旧识,看来事情好办许多。
玉娘好不容易止住了哭泣,这才拉着李玄给他引见:“相公,这位便是名满天下的伶工之首,李龟年李师傅。”
李玄上前问礼,顺便也向其他的伶工们团团一揖。
“李小哥好生知礼,呵呵,听说李小哥弹得一手好琵琶,老朽今日托皇上的福,可要好好讨教一番呢。”
李玄擅弹琵琶之名,早已传到了京师。严尊的那首《青城李玄琵琶歌》,早已流传天下,京中的乐师伶工们,岂能不知?而鲜于仲通给当今皇帝上的表文中,也多次提到李玄的琵琶绝技,这才有皇上下旨献艺之事。
边上一位满脸胡须的伶工笑道:“这小哥还是个状元公哩,跟咱们这些梨园供奉一起献艺,倒也是盛事一桩呢。呵呵呵。”
“这是雷海青雷大叔。”玉娘在一边悄悄地对李玄道。
李玄一听,不禁肃然起敬。这不是那击鼓大骂安禄山反贼的大英雄嘛?后来是血濺梨园,慷慨就义,一直为后人所颂扬。在梨园行里,还有牌位呢。
李玄跟大伙一个个拱手认礼,众伶工见他毫无架子,一脸和气的样子,心中也不禁喜欢,再加上那曹玉娘,本来就是内廷很受人怜爱的琵琶神手,一时间,水榭之上,言笑晏晏,和气非常。
台上的伶工们边跟李玄打着招呼,边把羯鼓、方响之类的打击乐器架了起来,李玄偷眼看去,只见这乐队却没有什么弦乐,看来胡琴这东西,在大唐还没有流行啊。弹拨乐到是不少,不仅有几把琵琶,还有后世的阮和柳琴,吹奏部倒是有大笙小笙,笛簘也是俱全。
那李龟年也是抱着一把琵琶,他的位置,相当于乐队的指挥。
李玄明白过来,原来这首席琵琶,便是一个乐队的灵魂了。
李玄心道,这李隆基可能是真的对琵琶感兴趣。因为,千古一帝的李隆基,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其音乐天赋。
李隆基是个音乐天才,这一点李玄一直非常好奇。梨园行的始祖,这名声可不是虚的。大唐的音乐登峰造极,而李隆基亲自作曲,亲自演奏,也可谓是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杨贵妃能得到他的宠爱,除了天生丽质之外,最重要的是二人琴瑟相合,在音乐上真得称得上是知音吧。
正思忖间,只听一个小黄门扯着嗓子宣道:“圣驾到!贵妃娘娘驾到!”
就要见到绝世佳人杨贵妃了,李玄一下子觉得嗓子有些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