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海防上出现了严重的漏洞,但是黑山军在离开北海镇之前的几个月里,在北海卫海防署辖下的船厂,与北海军的工匠一起制造了一批小吨位的武装快船。这种小吨位的武装快船,不仅仅吃水浅,机动速度快,而且进行夜战的时候很难让敌人发现,唯一的缺憾就是船只太小,火炮位置太少,甚至连装运陆战队都不可以。
制造出的第一批武装快船,一共有十二艘,每一艘上面可以装载舰载炮四门,同时每艘船的定员是三十六人。如此一来,起码北海军还是有了自己的海防力量,虽然这种海防力量还很薄弱。加上先前从西班牙那里赚来的西班牙炮舰,一共就有十三艘了。
火器方面,因为雇佣了大批租界里的洋人做为工匠,并且还是在高薪的诱惑之下,这些洋人还是多多少少有透露一些西方高科技火器的图纸。现在因为北海军多了海防力量,所以北海军工厂特别开发了远距离大磅位级的海防座炮,同时也开发了一批新型的舰载炮。现在北海军的十三艘武装舰上的舰载炮,基本上都是自发研制的。
新型海防炮的特点,孟宏远也在信中提及了。因为这种火炮是用来对付海上敌人的,并且是在陆地上进行炮击,所以射程和威力很巨大,但是在灵活机动上却有严重的欠缺。通常海防炮都是固定在炮台上的,而且射角的转动也需要四个士兵齐力才能调整。同时,因为威力巨大,所以发生炸膛的几率也会很高。
但是北海镇现在还没有什么海战,那些西方列强也是很老实的,所以这些海防炮暂时还没有使用的机会。
此外,一批新的、由北海军工厂自发研制的燧发枪已经出厂,一共是一千五百支,全部装备给新兵,并且也开始加入西班牙方阵的训练。
但是,孟宏远在信文中还提到,北海镇现在火药储备出现了问题。火药的提炼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繁复的工程,虽然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中国人却没有大规模、科学性勘察制造火药材料的方法。因此明朝时期的火药,基本上都是历经几十年到一百多年慢慢累计储存的。
不过,火药问题孟宏远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山东的鲁南军械所制造的比较旧式的火器,全部拿出去贩卖。卖给诸如朝鲜、日本、马尼拉等周边落后的国家,然后赚取的钱再向西方人购买火药。
孟宏远现在已经与英国的印度公司签订了一分大规模购买黑火药的合同,如今英吉利的船队正在开始向北海镇这边输送火药。
在信文之中,孟宏远还提到关于租界的问题。各国在辽东的租界代表,都三番四次照会北海布政府,要求新增或者扩大租界,同时也极力要求修改租界的一些特权。
“这帮死洋鬼子。”韩煜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由自主的骂了一句。他当然知道洋人的野心,虽然说以现在的情况,洋人还是不会进行极端的措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长期以往,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不妙的情况。
韩煜冷静的想了想,对待这些洋人,还是得循环渐进。他马上拿起笔墨,书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他当然也会客套一番,然后再进入正题。他同意洋人修改租界的一些相关情况,但是修改是有自己这边丁酯。
韩煜决定,每隔两年租界可以举行一次协商会议,将所需要的要求统一的以信文形式,在写好之后交给布政府,再由布政府交给韩煜来批准。当然,韩煜会决定那些条款是可以接受改进,也可以否决不满意的条款。
同时,韩煜还决定,每隔四年,会在北海镇和复州开辟一批新的租地,同时也会扩大与租地的国家贸易的事宜。
其实这两个新方式,都是一种拖延和安抚的措施。每隔两年,每隔四年,这时间搞一搞也不是一个短数字。而且最终的决策,还是在韩煜这边。只要韩煜发现洋人有任何越轨的企图,他都会坚决的反对。
当然,反对也是必须有底气的,那就是得尽快让北海镇的防御和军事力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即便洋人和自己闹翻了,那么自己也必须有能力镇压和反击这些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