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甘宁领着十二骑杀穿了官军阵,逃入黑暗中,扬长而去。
伤亡惨重,混乱不堪的官军,在小将领们的严厉呵斥下,才渐渐稳定下来。开始医治伤员,清扫战场,整理兵器旗帜等损坏的军备。
主将杨怀被一刀斩死的消息,在官兵们交头接耳中,迅速传播至全军。使官军人心惶惶,无心作战。
城墙上的锦衣少年与灾民们,则欢呼大叫,庆祝袭击胜利。许多锦衣少年甚至想打开城门冲出去,跟渠帅一起,斩杀官军。只可惜城门被石头砖块堵死。
城墙下。
一班六神无主的小将领见主将阵亡,军心溃散,攻城无望,便聚集在一起商议,最后决定先撤军,派人飞报太守严颜与刺史刘焉,等待上头的命令,再作打算。
没多久,官军便向着杏林村的方向撤退了。
一片漆黑的江边小树林里。
甘宁与十二名锦衣少年勒住马,粗重地喘起气来。
休息了一个多时辰。
“去探听一下官军的动向。”甘宁吩咐道。
一名锦衣少年应了一声,策马跑去探听情况。探知官军撤退,便飞马而回禀报。
于是甘宁与十二骑策马返回城池内。
次日,傍晚。
宽敞明亮的县衙中堂内。
甘宁坐在首席,吴懿,甘田等十多人依次就座。各人面前的矮几上,均摆着美酒,熟肉,蔬果等。
“我敬兄弟们一杯!”甘宁端起盛满美酒的三脚青铜酒杯,豪爽地笑道。
众人端起青铜杯,遥敬甘宁。
甘宁仰脸一饮而尽,笑着倒转了空杯。
众人喝完,陆续放下了酒杯。
“兴霸,你打算占住这城池?”吴懿望着甘宁,略带质问的语气道。
他见甘宁今日从灾民,市民中招了二千余名新兵,而且仍然竖着招兵白旗。并晋升多名锦衣少年做百长督,屯长等军职,兼任教官,教导新兵们勤奋习练武艺,还挑选会水性的新兵强加锻炼。又派人修缮损坏的城墙城门,请城中的铁匠打造兵器,弓箭与甲胄,有坚守城池的意思。他才有此一问。
甘宁笑了笑,肯定道:“是!这里是我跟兄弟们的家乡,我们要保护乡亲们。”“你这是在造反。”吴懿脸色都变了,厉声道。
甘宁轻咳了一声,诚恳道:“吴兄,现在民不聊生,贼匪横行。董卓霸占朝堂,威迫天子。诸候并起,互相吞并,天下即将大乱。我占据一城,只不过想有个地方让兄弟们安身立命而已。”
他顿了顿,随即愤慨道:“张鲁切断川蜀通往京城的交通要道,斩杀汉使;刘焉独霸益州,不奉朝廷号令,这不是造反么?他们不是逆贼么?我夺逆贼的城池,是替天行道,何罪之有?”
此时是初平元年十月。从去年灵帝驾崩开始,接连发生,十常侍与外戚何进大将军争夺朝权;董卓入京,霸占朝堂,擅自废立天子;十八路诸候会盟讨伐董卓;董卓迁都洛阳;刘表拦截孙坚,欲夺玉玺;袁绍用计吞并冀州,磐河战公孙瓒等等大事件。天下已初现大乱之象。
吴懿顿时哑口无言,噎得说不出话来。思索了良久,才明白刘焉其实也有独霸一方的异心,并非汉室忠臣。
“吴兄,跟我一起干吧,讨伐逆贼!”甘宁定眼望着吴懿,恳切道。
吴懿想了通,爽朗道:“好!”
甘宁大喜,敬了吴懿一杯,仰脸一饮而尽,大声道:“夺这座城池,吴兄功劳最大,兄弟们,封吴兄为县丞,大家没意见吧?”
县令当然是由甘宁当了。
甘田,项通等小头领都见识过吴懿的武艺,而且吴懿的功劳的确很大,都没什么意见,纷纷表示赞同。即使有意见,他们也不太敢反驳甘宁,因为甘宁从来都很霸道。
之后,甘宁论功行赏,奖赏了众人,并任命甘田为县尉,项通为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