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寨内。
程普急忙跑上前,伸手拦住黄盖,劝道:“黄老将军,请息怒!请听我一言。”
“你走开,等我擒了这个贼厮再说!”黄盖恼怒地说着,脚步一转,企图绕开程普。
程普移过去,一手硬拉住黄盖的胳膊,苦劝道:“黄老将军,请听我说,我请他来是商量如何取回主公尸首的,你别误了大事了!”
黄盖怒火腾腾那里听得入耳呢?发力掰开程普的手,又冲上前,举起了铁鞭。程普从身后攀住黄盖的手腕,拖后几步去。
甘宁退到两名锦衣少年的旁边,表面镇静地看着,却暗暗戒备着,准备随时伸手拿鳄头偃月刀。
“住手!”忽然远处传远了一声威严的声音。
黄盖听了,才不甘心地退后开去,垂下了铁鞭,但仍咬牙切齿,吹须瞪眼地盯着甘宁。
只见浓眉大眼,鼻大脸阔,长相霸气的少年孙策,在数名将领的簇拥下,昂首阔步地走过来。
孙策,字伯符,17岁,绰号:小霸王。乃长沙太守孙坚的长子。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擅使长枪。野史流传,十岁便能托起千斤之石。
程普,黄盖走上前,朝孙策行了一礼。
“少主,这位是甘宁,字兴霸,襄阳城在他手中。”程普恭敬地介绍道。
孙策眉头一跳,冷冷地打量了一下甘宁,盯视着甘宁的眼睛,沉声道:“我父亲的尸首在襄阳城中?”神色中隐隐透出一股浓浓的忧伤。
甘宁不甘示弱,与孙策对视着,重声道:“正是!”
“好!”孙策收回目光,看着黄盖,道:“有你们这么待客的么?快收起兵器!”摆手请甘宁入中军帐。
“哼!”黄盖从鼻孔冷哼一声,寒着脸,拿着铁鞭,自顾自地走了。显然他倚仗资历,对这个少主还不太尊重。
甘宁随孙策等人进入中军帐内,分宾主坐下。两名锦衣少年则抬着刀,在中军帐外待着。
几名侍卫为众人送上荼水。
程普在孙策耳边低声嘀咕了一会儿,把跟甘宁的谈话简单地说一遍。
“兴霸,听程将军说,你有破荆州军的妙策?”孙策怀疑地看着甘宁,朗声道。甘宁毕竟是年轻人,而且是贼寇出身,跟孙策的世家大族出身比较,实在差得太远了。孙策听到程普说甘宁有计策破荆州兵,当然持怀疑态度了。
甘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认真地道:“你肯合作?帮我赶走荆州兵?”
孙策不高兴了,立即黑着脸,不容商量,斩钉截铁地道:“你先说计策,我再考虑。”睁着眼睛,逼视着甘宁。
整个中军帐的气氛骤然冰冷了下来。程普,韩当两名老将也被这个新掌权的少主的威势吓了一惊。
甘宁吃了一惊,避开了孙策的逼视,沉吟了片刻,一本正经道:“好吧,我先说。”偏头示意了一下侍卫们。
孙策会意,威严地扫视了一下侍卫们,吩咐道:“你们退下!”摆了一摆手。
侍卫们纷纷退出中军帐。仅余下程普,韩当两名老将。
甘宁于是将自己的计策简单地说了一遍。
孙策,程普,韩当听完,均摇头否定。甚至对甘宁露出鄙夷之色,认为甘宁只不过是个不学无术之徒。
甘宁无奈,只好详细地分析一番,费了大半天唇舌,最后威胁说不合作就算了。孙策考虑要取回父亲的尸首,才免强地答应下来。
听到孙策答应,甘宁才松了一口气,抱拳拱手,非常严肃道:“最后一条,破了荆州军后,希望伯符不要夺我襄阳城。”
孙策想也没想,爽快道:“这个当然了。”侧脸吩咐道:“你们都听见了吧。”
“属下明白。”程普,韩当连忙站起,恭敬道。
甘宁的心头大石才放下,高兴道:“谢伯符了!兴霸就此告辞,望伯符早发兵准备妥当。”站了起身,抱起拳朝孙策三人拱了拱手。
孙策站起,豪迈道:“兴霸放心好了,待会我便传下号令去。”略略抱拳一揖。
“告辞!”甘宁说完,转身便走出中军帐。
程普急忙走上来,护着甘宁及两名锦衣年,到了马厩处。一起骑上马,送甘宁离寨五里,才勒马而回。
次日,上午。
襄阳城外,数万荆州军,仍然列着浩大的阵势,旌旗遮天,刀枪如林,重重包围着城池。哨探联络的游骑在军阵外围来回飞驰着,沙尘滚滚,马嘶不绝。
两里外的密林内。
一身盔甲,披挂整齐,唯独未戴头盔,头插鸟羽的甘宁,手拖着鳄头偃月刀,骑着白色的高头骏马,饱吸了一口气,双脚一夹马腹,纵马飞驰出了密林。
嘀哒咯落……
甘宁拖着长长的红色披风,飞驰冲入军阵后面。
选择军阵后面,当然是为了避开弓箭营。
军队外围的游骑,发现了不速之客,急忙大喊道:“有敌将偷袭啊!”没一会儿,有游骑看清楚甘宁头上插着的鸟羽,改口大喊道:“锦帆贼来了!”
铛铛铛……
警报的铜锣声骤然响起。
整个浩大的军阵骚动了起来。十多名游骑率先飞马迎向甘宁,挺枪挺戟指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