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宝贝秦羽心情大好,来到孔宜、孔仲儒面前,嘱咐说道:“朕以为尔等身为至圣先师的后裔,更应该将至圣先师的高尚品德发扬光大。至圣先师的最高尚的地方什么时候是祭祀了?教化万民才是至圣先师的伟大所在……”
“朕决定收回你们祭祀之权,至圣先师在天上希望尔登能够勿忘初衷,发扬至圣先师有教无类的博爱精神。”
“尔等什么时候能翻然悔悟,朕什么时候将祭祀的权力交还于你们。”
秦羽表情真挚,言语诚恳,充分展现了九五之尊的宽宏大度。
孔宜、孔仲儒两人满头大汗,赶忙磕头叩拜:“多谢陛下,陛下仁德!”
说完,两人心里松了一口气,孔家暂时无忧了。
秦羽来到了王安石的面前道:“王爱卿!”
王安石急忙作揖道:“老臣在!”
秦羽道:“就由爱卿担任祭祀至圣先师的任务吧!朕相信,当今世上除了先生,再无第二人有资格宣扬至圣先师教化之功,宣传有教无类的理念。”
王安石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个任务。
虽然祭祀孔子一直以来都是孔家人负责的,他这个外人接管,必然会有很多麻烦。
但王安石为了陛下,为了大周义无反顾,接下这个任务。
只因王安石知道,陛下希望大周有成千上万人能读上书。
为陛下分忧,是臣子应有之义,不能拒绝。
孔家人劳师动众的进京,四处炫耀宣扬,闹得人尽皆知。结果当天就灰溜溜地离开了京城,返回曲阜。
武英殿发生的事情,一点一滴都被锦衣卫“无心”泄露了出去。
秦羽对孔家的恨铁不成钢,爱之深责之切,对孔家后人的训斥,以及孔宜、孔仲儒的表现,还有武英殿内说的话。
整个京城乃至大周的读书人,无不在讨论陛下的话语,紧接着顺带讨论孔子,讨论孔家。
秦羽的大度,也在这里尽显仁君风范,为世人称道。
使秦羽在读书人间的恶名,也挽回不少。
半个月之后,本以为此事已经过去的读书人,却听到孔家的各种消息。
一开始以为是流言,随后以无可阻挡的气势,迅速席卷京城和整个大周。
流言满天飞!
首先,京城内勾栏里传出孔家利用历朝历代皇帝给的特权,以非正当的手段收了曲阜全县七成田地。
孔家人不教育百姓,施行教化的原因也给京城百姓揪了出来。
缺少人手!
孔家的田地太多了,打理田地的人手都不够,何谈教化百姓?
据说孔家在家族内部成立了一个管理田地的协会,以便更好的打理家族的田地。
紧接着就传出孔家与曲阜豪绅之间的约定。
孔家每旬举办的祭祀,文会,都会吸引大量士林学子在曲阜常住。
而孔家人与豪绅从祭祀、文会中赚取大量白银。
墙倒众人推!
除了这些事情,一些肮脏龌龊和草菅人命的事情,也在这个时候浮出水面。
曲阜有一叫赵进义的书生,偶然得到了前朝文豪的《水调歌头》。
孔仲儒知道后,便动了贪念,强取豪夺将《水调歌头》弄到手中,收入孔仲儒书房。
赵进义想要讨个公道,便在曲阜大张旗鼓宣扬此事,意图将事情闹大,利用舆论讨回《水调歌头》。
结果还未将事情传开,城中豪绅就让人将他掳走,打断了双腿,赵家人也饱受威胁,不敢出声。
半年后,赵进义躺在床上郁郁而终。
这不是唯一的事!
一桩桩一件件欺男霸女,强取豪夺,草菅人命,勾结盗匪等等事情颠覆世人三观,不断挑衅读书人那敏感的神经。
孔家在士林中神圣的形象,随着一件件事情的揭露,迅速崩塌。
无数士林学子破口大骂,有一种给欺骗的屈辱感。
当初崇拜感越大,如今失望也就越大,落差越大!
爱之深,责之切。
孔家从人人敬仰,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不过短短几个月。
无数愤怒的学子汇聚在一起向朝廷投递严惩孔家的联名书。
罪大恶极的孔家,应该受到严惩。
天子的仁德应该用在贫苦百姓身上,而不是孔家。
严惩孔家,不知何时逐渐占据了舆论的主动。
秦羽见时机差不多了,顺应民意,颁布了对孔家的处理方式。
没收孔家所有田产,孔府书楼,归为国有,改为大周图书馆,任何学子可查看。
孔家后裔当效仿至圣先师教化天下,散于四方书院、书塾,教化万民。
此命令一下,有心人都明白一点,孔家亡了。
这散出去容易,想要聚回来,便如登天一般。
金銮殿。
秦羽对奏章批注:孔子乃天下人之孔子,祭祀孔子以后当由朝廷安排,有德之士担任。
朱笔御批。
他将奏章一合,孔家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至于接下来的安排,朝廷自会有人去善后结尾。
过程怎么样不重要,他这个皇帝只要得到想要的结果即可。
以大周目前的条件,要保存书本典籍,是需要花费大量钱粮和人力物力的,一般人承受不了。
也只有世家大族有本事,有能力将书籍收藏保存。
同样,也因此知识的传播掌控在这些人手里,解释权亦不例外。
孔家没有了书本知识,几代下去,在知识获取上与常人一般无二,泯然众人。
几乎绝了孔家崛起的可能。
祭祀权也是相同的道理,孔家人举办祭祀大典,所有读书人都聚在孔家旗下祭祀孔子。
孔家自然而然的名利双收。
现在失去了这两样东西,孔家就失去了底蕴,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孔子后裔这层身份。
但之后,秦羽又将孔家人打散,让他们遍布各处,行教化善举。
孔家聚集在一起,因为有利益共同体,利益相同,荣辱与共,自然就是一条心。
但是散开后,各人有了各自发展,想要重新聚在一起就不可能了。
因为那四面八方孔家后人都有了自己的根茎枝叶,天南地北,相隔一方,联系也不方便。
到时候谁想重新掌握孔家,不用朝廷出面,恐怕相隔千里的孔家人,自己都会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