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小子这茶还入得口么?”
陈故笑着问道,一手提壶,准备随时为水镜先生续水。
司马徽笑了一笑,啜了一口茶,道:
“久闻刘丞相麾下的陈都督,最善制茶,天下间能喝到陈都督亲自泡的茶,也就只有郑康成之辈了。今日老夫有幸尝到,才知道所言非虚。”
水镜先生放下茶杯,轻笑道:
“不过么,陈都督这茶……好喝可不好喝啊”
好喝又不好喝,这是什么逻辑?!
但陈故自然知道水镜先生的意思。
好喝是说的陈故的茶口感好。
不好喝自然是说喝陈故这茶有代价……
“哈哈!水镜先生果然是妙人!某当真有求于先生!”
水镜先生苦笑一声:
“好。”
陈故哈哈一乐,道:
“人传水镜先生为‘好好先生’,民间俗语曰: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绰号’,如今一见,果不虚传。”
“那有什么办法呢?!陈都督在徐州开了好大的杀业,世家豪族纷纷就戮,我一个骑驴匹夫,又怎么敢违逆都督的意思呢。”
水镜先生笑着摇头,不过脸上却没有什么害怕的意思。
“顽童手段,贻笑大方了。”
陈故笑着续水,又坐下道:
“先生,我知道此间有世之贤才,恳请先生助力,为国举贤。”
“欸!陈都督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扶大汉之将倾,竟然能违逆天命,可知都督之能远在我等之上。
……都督有皓月之辉,还用我等萤光烛火做什么?”
“公等若是烛火,世间便无日月了……”
陈故哈哈大笑起来,收声之后,正色道:
“孔明、士元、元直、广元等等俊杰,都是国之砥柱之才,大汉如今虽然勉强稳定,不再是风雨飘摇,但顽疾未去,即便勉强缝合,也终归不过苟延残喘,至多也就百年风光……”
陈故端正了神色,不再言语试探。
司马徽双眼骤然睁开,脸色也端正了下来。
顽疾未去。
有这几个字,那就有的谈了。
司马徽曾说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这个得其主自然是追随刘备正是合适。
不得时么,第一是说当时刘备的实力太弱了,诸葛亮虽然有能力,但是曹操大势已成,挽狂澜于即倒并不简单。
第二,就是大汉已经风烛残年了,让她返老还童,几乎不太可能了。
而现在,刘备军势力为当世第一,“不得时”已经变成了“有一半时机”了。
而陈故这句“顽疾未去”,就是另一半的天时了——眼前这个陈都督是知道大汉气数已尽的!
他知道了,那就说明刘备也是知道的。
“都督……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大汉?”
“那就要看公等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盛世了。”
陈故笑眯眯的道。
司马徽只觉得,这个年轻人,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徐州的无名书院,将要选拔一批真正识得民间疾苦,又有解决办法的学子出来,重新厘定大汉官职,重新建立社会秩序!”
陈故虽然笑着,但笑容里却没有几分暖意,
“这件事情我来做前面,却需要有人做后面。这茅屋中的人,就是我要找的能让我放心的人。”
司马徽听了久久不能言语。
秩序,是轻易能推翻又重建的?!这里面必然有许多腥风血雨……
不过,这绝对是大汉能起死回生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