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老夫年事已高,不然也要助都督一臂之力了。”
司马徽由衷的道,
“都督对于荆襄名士也已心知肚明,那老夫也就不再置喙了……都督要是没有吩咐,老朽这就走了?!”
陈故收了正脸,又换上一副笑眯眯的样子,道:
“先生可不能走!诸葛孔明想必早已经知道了某得想法,这副担子他想必是不愿意挑,因此才避而不见。
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答应了某家,即便有某家顶在前头,这条路也不会好走,避一避也是正常!”
司马徽苦笑一声:
“那都督留下我来,也没有作用啊……”
“与老先生谈天说地,也许诸葛孔明就愿意来见我了呢?!”
陈故哈哈大笑,
“我早已经为老先生备好了床榻,呶,这边还有庞德公的……
呵呵,庞德公家里的庞士元,某早已垂涎许久了!”
“……既来之则安之,老朽就叨扰都督了。”
司马徽倒也好说话,当即住了下来。
又过了几天,襄阳城南的万山之下,一处小院之中,三个年轻人正在下棋喝茶。
便在此时,有小厮近前来,道:
“水镜先生已经住在诸葛先生府上了……府外的军帐里……”
三人一听,目瞪口呆。
其中一个面目清朗,有英气的文士站了起来,道:
“虽然手段下作了些,倒也是其意拳拳,孔明,你要是不去,某家便要去自投罗网了!”
一个稍显文弱的书生面带微笑,挥手道:
“元直只管去!以元直之才,必受重用,也好解了某得窘境!”
“元直去的,某又如何去不得?!”
一个面目不甚俊俏的年轻士子梗着脖子道。
“士元自然也是去的。”
那文弱书生又笑道。
这三人自然是诸葛亮、徐庶、庞统三人。
“只是啊,那陈孝远毕竟只是一个都督,可不是刘玄德啊。
以你我三人的才学,不是主公之人,值得你我追随去么?!”
诸葛孔明笑道。
“某不管你俩,某如今还是戴罪之人,眼看稍一迟疑,北方四州都要平定了,某再不去投效,悔之晚矣!”
徐庶朗声一笑,
“今日便走,被他扣在帐中,左右也是一个添头!”
“某可不会回去的,你息了这条心!”
诸葛亮笑着道。
“那便举报了你吧!我看这陈孝远不达目的,不会罢休,你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孔明傲然一笑,不再多说。
徐庶不以为意,洒然而走。
不过他的一句话,却是将庞统刺激到了。
“呵呵,孔明,再不出山,北方四州便平定了。我看荆州也长不了。
西凉、蜀中偏安一隅也不可得,大势之下,天下尽归于刘氏。
某学得战阵之术,若是无仗可打了,可就当真后悔了啊!”
庞统道。
“士元也去寻他便是。”
诸葛亮含笑点头。